这确实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想法,毕竟切诺伯格是一座新城市,很多地方都是她一手规划和设计的,她清楚的了解这座城市的每一个细节。
如果想要进行改造的话,她可以在此基础上直接构思改造方案。其次,经历过了再贝洛伯格抽取集体梦境中的精神力来释放炼金术的事情之后,珀菲科特可以借用切诺伯格的集体梦境来施展大规模的炼金术,这也为城市改造提供了便利。
而且这样一来,很多问题就变得简单了,至少人口和工人珀菲科特不用费心思去考虑如何抽调和如何安置了。
切诺伯格的人口就是现成的,而且这座城市本身也可以提供各种施工所需的相关服务。
甚至于当浮空城建好离开之后,留在原地的施工场地也可以改造一下变成浮空城的维修泊地,在浮空城有需要的时候可以降落下来停靠于此,进行物资补充和维护。
不过相应的这么做也会有其他问题产生,比如说城市改造过程中如何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毕竟这是涉及整个城市的大规模改造,要动的地方太多了。
如果不是切诺伯格属于新建没有几年的城市,城市结构相对清晰,改造起来也没有那么麻烦,珀菲科特根本不会动这个念头。
但在认真考虑之后她还是选择折中一下,在切诺伯格周边选择一块区域建设新城区,然后将新城区改造成浮空城的核心。
按照她原本的设计,浮空城是分成不同的区块的,有核心区块、城防区块、弑神武器区块、工业生产区块等等。
这种模块化的设计可以让浮空城更容易建造,同时在遇到故障或者需要检修的时候更容易进行维护。
无一错一一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毕竟可以将损坏的模块从浮空城整体上分离出来,单独降落进行维护和修理,甚至可以做成可替换式的,直接用新的模块进行替换。
当然,相应的复杂结构会让这么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维护的成本。
但两相比较,整体来说还是做成模块化的结构更合适一些。
也正因为出于这样的考量,珀菲科特将单个浮空城的模块设计成了统一尺寸的六边形结构。
整个模块以一块大型浮空石提供升力,维持整个模块的悬浮,然后根据不同模块之间的功能不同,在其框架结构的基础上增添各种功能和设备,从而实现不同模块之前的不同功能区分。
比如居住模块就可以尽可能多的建设居民住宅楼,以尽可能多的数量来容纳人口。
同时可以在居住模块周围配置诸如学校、公园、市场等功能性设施齐全的服务模块,以此来满足居住模块的生活需求。
甚至可以基于这种特殊的结构模式,在一个服务模块周围挂上一圈六个居住模块。
而核心区块则设置有诸如城市议会、行政部门办公楼等重要的城市管理设施,从而对整个浮空城进行管理。
城防模块则完全可以做成一个军事要塞,为浮空城提供武力保护;而工厂模块……
珀菲科特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将这些想法都记录了下来,准备之后应用到浮空城的建设中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