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一言以定天下事 > 第96章 一品(第1页)

第96章 一品(第1页)

房间里,宇文清坐在书桌前平心静气许久,才总算是稳定好心绪。并非是他心境太差,一封信便让他如此失态。而是他感觉到,这封信极为不凡。以他的儒道修为,只看一眼便感觉到其中那令人心神摇曳的精神烙印。宇文清缓缓拆开信件,将里面对折的纸张慢慢展开。他只来得及看清第一个字,刹那间,无尽玉光喷涌,简陋的书房里,竟然回荡起若隐若现的读书声。宇文清不由自主的闭上了眼,心神一阵恍惚。当他再睁开眼的时候,却发现房间消失了,天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有无数圣贤经文浮动的璀璨世界。而在那世界的中央,一袭粗麻布衣长身而立。那清秀风骨,光明浩然。让整个天地都仿佛围着他转。宇文清眼眶微微泛红,他忙不迭的向前快跑了几步,抱拳躬身,语气激动道:“弟子见过先生。”那身影缓缓转过身,正是许知行。当然,这自然并非是许知行本人,而是他以强大的儒道修为,用类似纸上谈兵的神通,专门留下的一道精神烙印,铸就了一方精神世界。许知行温和一笑,淡淡道:“小清,好久不见。”宇文清刚想回话,许知行却抬手制止道:“这只是我的一道精神烙印,无法与你正常交流,为师给你寄这封信,只是有些话想跟你说,你且听着就好。”话虽如此,宇文清依旧还是恭敬躬身道:“恭听先生教诲。”许知行沉默了片刻,盯着似乎是在盯着宇文清看,许久后,他竟然长长一叹,开口说道:“小清,一别两年有余,一切可好?”宇文清鼻头酸涩,已经有了些哽咽。“先生,弟子很好”“小清,很多事你不说先生也知道,先生不想干预你的选择,更不想左右你的人生。若事不可为,不妨试着接纳。真正的强大,是允许一切发生。千年暗室,一灯既明,万般愁苦,一念由心。放心,别怕,一切有先生在。多加珍重。”许知行的声音,回荡在整个精神世界之中。回回荡荡,久久不绝。宇文清依然是泪流满面,虽然知道许知行素来不喜受他人跪拜,但宇文清依然还是跪伏了下去,五体投地,泣不成声。“弟子多谢先生”天地变换,那浩然之意营造出来的精神世界,缓缓退散。宇文清依旧坐在书桌前,并未动弹。但此时,他的脸上却已经是满脸泪水。手中许知行的那封信函随风而逝,化作细微尘埃消散不见。宇文清依旧坐着一动不动。此时在他脑海里,曾经在学堂里求学的场景就像是走马观花一般从他眼前闪过。许知行对他来说,亦师亦父。不仅收留他,让他衣食无忧,还传授绝学,培养他成才,对他毫无保留。许知行在他心目中的重要性,已经不弱于父亲宇文城了。这一封书信,让他仿佛再次回到了许知行的身边,听着他的谆谆教诲。让他迷雾般的内心,逐渐亮起了一道耀眼的光芒。特别是最后那句,‘放心,别怕,一切有先生在。’让宇文清彷徨的内心忽地安定下来。就像是在外漂泊流浪的孩子,忽然得到了家人毫无条件的支持与鼓励。就算有再大的困难,他心里始终都还保留着一份底气。许久后,宇文清长长呼出一口气,转过身,面向南方,跪了下去。额头磕在地面,面带微笑道:“先生放心,弟子知道该怎么做了。”“砰砰砰”三个响头之后,宇文清站起身。刹那间,莹白光芒闪动,他那一身文士长衫,无风自动,清风满袖。与此同时,远在京都的宅子里,正在院中抚琴的许知行琴音骤然停止。他站起身,走到那流水前,抬头仰望北方的天空,身上气机不自觉的勃发跳动。许知行没有刻意控制,任凭自己好似一叶扁舟在大海中摇曳一般晃动。北方的天空自然没什么好看的,但许知行的目光却好似穿过万里之遥,看到了他那名亦徒亦子的大弟子。他不由得欣慰一笑。“好好好,不愧是小清。这么快解开心结,十七岁的儒道四品”刚才那一瞬间,他泥丸宫中忽然凭空多出了一百多道凝实的浩然真气。将他的儒道修为直接推上了儒道一品境界。许知行第一时间查看系统,发现宇文清竟然入了四品。虽然儒道修行不像武道,需要滴水穿石,一点点的积累,最后厚积薄发。但儒道更注重心性、阅历、领悟和对人生哲理的参透。十七岁的年纪,能有多少感悟?可偏偏宇文清就做到了。九十二点的潜力值,果然是这么不讲道理。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四品儒道修为,已经可以拥有像许知行那种以墨宝杀人的手段了。许知行由衷为其感到高兴。不仅是因为他修为提升,最重要的是宇文清能够重回通透心境。这才是最重要的。送出那封信的时候,许知行可没想过,竟然能引起这么大的反应。他的本意只是想劝解一下这名大弟子,让他能够少一些迷茫和痛苦。最后无心插柳柳成荫,竟让宇文清连破两境,直接步入了四品修为。而七倍的授徒返还,让许知行成为了最大得益之人。泥丸宫中已经有三百道凝实真气了。而一品极限则是五百道凝实真气,再进一步,便能步入一品之后的境界。至圣儒学之中将其称之为君子境。君子不器,不着于外物,禀受万物福泽。列子乘风,平步青云。真正步入圣人之道。九品三境,君子只是第一境。再往后便有亚圣之境和至圣之境,暂且不表。只说这君子境,并非是简简单单的凝练浩然真气。而是需要凝聚一枚禀受天地意志的浩然文胆。将自己所学、所思、所讲烙印于天地之间,成为这个世界的道德言行的准则。也就是儒道所谓的立德、立功、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如此方为至圣。一言一行,皆可为天下之师。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儒道九至一品,其实都只不过是在为后三品打基础。到了一品境界,许知行也算是在打基础这条路上即将圆满了。不仅如此,有了这一品儒道的修为,他陆地神仙的马甲也能坐得更稳。在京都的行事,自然也就有了更多的保障。:()我为文圣,一言以定天下事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