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今日的氛围有些伤感。因为陈家少爷陈明业不知道哪根筋抽了风,竟然要投军入伍。关键是他要去的竟然还是凉州边军。自从大周建国之后,凉州便是九州之中最为混乱之地。凉州地处九州西南,是一片山壑丘陵之地。基本上没有正经路可走,毒虫迷障,数不胜数。自古以来,这里便生活着数不清的异族,这些异族不通教化,尤为刚烈。视大周法度于无物。经常做出一些挑衅大周朝廷的事。派到凉州的地方官员,甚至常有被当地异族杀害的事件。然而这个地方就算是大军进入,在那找不到路的山峦之间,也根本拿这些异族没有任何办法。所以镇守凉州的边军可谓是条件最为恶劣的,伤亡率也是最高的。陈明业也有自己的考量。既然要从军,那自然是选可以建功立业之地。如今九州太平,就连云州幽州两地以外的草原异族也有许久未曾南下。思来想去,也就只有凉州可以一展拳脚了。所以陈明业便让父亲帮忙,托关系想要入凉州边军。陈修远自然是一百个不答应。就这么一根独苗,去那凶险之地万一要是有个好歹,后悔都来不及。没成想这小子竟直接入宫面圣,请了一道旨意。也不知道那位天子出于什么考量,竟然真的答应了下来。对此,陈修远甚至不顾身份直接进宫,闯入天子御书房,恳请天子收回成命。最后也不知道他们谈了些什么,陈明业去凉州边军的事情依然不变,陈修远也似乎没有那么反对了。今日便是陈明业临别之际,一家人哭哭啼啼,不舍相送。陈明业会跟随一支由京都派往凉州边军的军需运送队伍一同前去。就在他出城后没多久,一位老农拦住了队伍的去路,点名要见陈明业。老农确确实实是一位在城外劳作的老农,面对队中官兵的质问,虽然胆战心惊,但却坚持要见陈明业。陈明业也有些诧异,他并不认识此人。老农也没说什么,只是递给了陈明业一个包裹。陈明业疑惑的打开包裹,里面只有一本书,和一张字卷。看到这熟悉的字卷,陈明业眉头不由得猛地一跳。“先生?先生给我的?”他连忙合起包裹,回到了队伍中。等停下来休整的时候才找了个没人的地方拿出来看。那本书并不厚,上面只有两个字《兵法》。字卷陈明业没有打开,他知道那是什么。但这本兵法他就有些好奇了。先生赠与的兵法,绝对不会是平时他所看过的那些。一定有什么不同之处。陈明业翻开书籍第一页,上面写着一段许知行送给他的话。‘兵者,乃大凶之道,止戈为武,不战为兵。’陈明业一愣。‘止戈为武,不战为兵?’字面意思他明白,但为何如此,他却是一头雾水。陈明业看过一眼,并没有放在心上,随后继续往下看下去。‘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陈明业一看便陷入其中,不可自拔。直到前面通知继续出发,他才收起来,藏在怀中,视如珍宝。京都城中,许知行放下手中的书籍,不由得喟然一叹。他虽未曾去见陈家姐弟,但却让听风楼的人一直关注着陈家姐弟的动向。听说陈明业要去凉州参军,许知行便第一时间以一品儒道修为写下一幅墨宝。并连夜根据上一世的记忆,抄录了一本《孙子兵法》。自从儒道修为入二品之后,不管是这一世还是上一世,只要是他所见过的东西,文章,都像是影像一般刻在了脑海中。随时都能翻出来查看。传给陈明业《孙子兵法》,许知行本意自然是想让自己这名弟子能够在战场有所建树。但他真正想要对陈明业说的,却是那本书开篇第一页写的那段话。‘止戈为武,不战为兵’‘希望,他能早日明白这个道理。’许知行轻轻叹道。其实他内心真正的忧虑却是另一件事。他的大弟子宇文清大概率以后是要造反的。而陈明业又一心想要在战场建功立业。万一将来两位弟子兵戎相见,他这个做先生的又该如何居中平衡?“真到了那一步再说吧”许知行只好先将此事放一边。不再去想陈明业的事,如今最需要解决的是三皇子。而萧承平选定的第一个下手目标便是皇城司。皇城司本该是指听从于天子,是天子的眼睛、耳朵和刀。三皇子能在皇城司中安插自己的人,可见他的手段。只是这种事,你要说天子不知道,那不可能。连萧承平都知道,天子又怎么可能不知道?但只要没有触及到天子的底线,他就不会真的在意。天子的底线是什么?自然是独属于他的那一份帝王至尊威严。天子可以对三皇子在皇城司安插人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绝对不允许三皇子触及他的底线。皇城司副使是除皇城司司使以外最位高权重之人,一般会有两名副使担任。其中一名叫宋昭的便是三皇子安插的人手。萧承平的计划很简单,那就是让这位副使去触及天子的底线。当然了,宋昭自然不可能这么傻。这其中就需要做一些文章了。每年五月中旬,天子都会出宫,去京都城北的望城山祭祀谷神,祈祷秋收丰盛。望城山山势极为险峻,仅有一条悬空栈道上山。所以每年这个时候,皇城司和禁军都会格外的紧张。作为皇城司的副使,宋昭自然也要亲自护卫。不过他的身份,并不能直接与天子在同一层。而是在比天子更低一层的位置。而这就是做文章的时机。:()我为文圣,一言以定天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