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由着周大娘来换,六个鸡蛋三文钱,得换走两斤到四斤的鱼。
“福儿,怎么不换一条给周大娘算了?”
林余氏刚才没开口,看着大丫头这般说话,也是惊讶。
人家都拿着鸡蛋来了,竟然让人空手而回?
“娘,上回换的是两条,虽然鱼小一些,但人心若不足,你就是把这一桶都换走,人家也绝对不会嫌多的。”
林小福严肃地开口,看了娘一眼,难怪总被人欺负,这心肠也太好了些。
那周大娘,她可没什么兴趣结交,跑到一个病弱之家来占便宜,也是狠。
“春儿,你继续晒鱼,我去附近问问,若有愿意拿面来换的,咱们就卖光了也划算,若没有,咱们自家吃也不影响。”
林小福心思转动着,立刻就往外走去。
与其拿去镇上卖,要花费人力和时间,换了钱还招恶婆婆的眼,不如直接换成粮,争辩之时也能多个理由。
毕竟她家确实没粮吃嘛,总不能一直拿钱出来买,到时被人问起哪儿来的钱?
她还不好解释呢。
以物易物,能解燃眉之急,而且是赵子诚的优势,明天就村里挨家卖去。
五文钱的价,对一个猎户来说,真的不贵。
猎户上山只要不空手而回,少说也得一吊以上的收入了,这可是赵子诚自己说的。
以鱼换粮
很快,林小福把上回买过粮的那几家都跑了一遍,最后有三家愿意来买鱼。
其中就有杨三爷爷,他提了一只竹篮子就跟着林小福出了门。
林家没有称,林小福直接让人家自己带秤,自己称。
大小两条差不多重量也就能到,若是超过了,那就多加些麦面也一样。
虽然口粮紧,但不花钱喝鱼汤,还是很心动的。
要知道一斤猪肉还要二十文钱呢,这鱼才五文,可不是便宜了么?
大家都觉得,虽然口粮紧,还是自家占便宜。
而林小福却是打的另一个算盘,这买卖做得很开心。
很快就卖掉了七条,一共八斤六两,以杨三爷爷居多。
而林家,也换回了四斤三两麦面。
在旁边菜地里干活的赵子诚见这动静,也是感慨。
原本他们是计划去镇上卖鱼的,活鱼价钱比干鱼略低,但干鱼要晒出成色来也很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