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继续想道:
“迎春会?这倒是小事,自娘走后,我对节日并无什么感触。。。。。。不过此次筹备跟张姨、王三学到了挺多,也算是有所收获。对了,市场采买时,我们几个还逛了花市,都没我们府中的花健康,真是叫人好奇唐府曾经的花匠究竟是何方神圣。。。。。。待会回信时定要问问唐栀。”
“等下,坤卦?他怎么突然问起这个来。虽说我平日也看些,但了解不多,本想现在回信的,既然要给人答复,那就待我翻书查阅后再回复吧。”
就在这时,点儿着急忙慌地走了过来,然后做到了林梨的身旁。
她满脸震惊地说道:
“小姐,林家人居然给我们发了迎春会的请帖,还让我们记得送礼!”
林梨轻笑道:
“不必理会,这邀请婉拒就成,东西我自会叫王三送过去。”
“他们真是没脸没皮!我最近才学了句诗经——‘胡不遄死’,说的就是他们!”
林梨心里其实多少有些不痛快,听到点儿的话,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她捏了一下点二的脸蛋,笑道:“你倒是机灵。”
随后,她突然想起了自己刚读的第二封信,对点儿交代道:
“对了,点儿,过几日我们去拜访下城郊的唐氏族人吧。”
*
渭城城郊。
林梨身着素净的衣裳,蒙着白色面纱,小心翼翼地从马车上下来。
这是一片开阔的田野,不远处就是小溪,几栋木制房屋稀疏地立于潺潺的溪水边——虽说没有“小桥流水人家”之惬意,却也大有“田头堆积水,溪畔筑新居”之清新。
点儿拿着个大约两只手大的木盒,跟随着林梨走到了木屋边。
木屋门口,有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在躺椅上歇着,察觉到陌生女子靠近的那一刻,只觉十分诧异,不由得警惕起来。随后拿起脚下的蒲扇,假装不在意地扇了起来。
林梨轻声提醒道:
“阿爷,现在是冬日。”
说罢,那老人加快了扇扇子的频率,回击道:
“小娘子,你懂什么,你可知田里的牛,会有蚊子叮,得拿尾巴驱赶。我这蒲扇,也是用来防止蚊虫叮咬的。你们年轻人,一不下地,二不干活,哪里懂这些。”
林梨听后,不作回应,只试探地问道:
“您,可是姓唐?”
那老人听后震惊地瞪大了眼睛,忙问道:
“你怎么知道?”
林梨恭敬地行礼道:
“晚辈是唐栀的夫人林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