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战场上。清晨开战,双方会战至今早已到了下午。捕鱼儿海血流成河。李文忠让虎贲下马,配合蓝玉,以重甲步兵的方式向前冲锋。虎贲上马骑兵,下马就是步兵。蓝玉带着虎贲冲了一次,李文忠和徐允恭从侧面策应。为李景隆从薄弱区撕开了一个口子。李景隆带着二十名亲兵,一人两骑,照着地图抄小路,直扑狼居胥山。务必要赶上常茂。双方在战场上再次展开了惊心动魄的冲锋,喊杀声、兵器相交声响彻云霄。元军已然杀红了双眼,如同一群疯狂的野兽,不顾一切地向前猛冲。“守住!兄弟们,必须守住啊!绝不能让这些家伙突破我们的防线,因为咱们的身后就是温暖的家园!那是生养我们的土地,有我们的亲人在等待着我们平安归来!”一名将领挥舞着手中的长刀,嘶声怒吼道。“没错!大家都好好想想,若是我们守不住这防线,你们的妻子就会落入敌手,成为他人之妻,你们的儿子也得被迫给别的男人叫爹!这种屈辱,难道你们能忍受吗?”另一个声音紧接着响起,充满了悲愤与决绝。“啥?这些明狗居然还有抢夺人家儿子的恶习?简直丧心病狂!”有人难以置信地喊道。“我就算死在这里,也绝不会让明狗冲破这道防线半步!”一名满脸血污的士兵咬牙切齿地吼道。“哼,想要咬开我们的坚固防线,他们还缺一副锋利无比的好牙口呢!”又一人高声回应,话语中满是不屑与自信。一时间,元军士兵们你一言我一语地相互激励着,士气高昂到了极点。他们紧紧握着手中的武器,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死死抵挡住对方潮水般的冲锋。而此时的明军则是重甲兵在前开路,主力部队紧随其后,步步紧逼。每前进一步,元军都要付出惨痛的代价,几乎是以两条性命才能换取对方一条人命。但即便如此,元军依然毫不退缩,坚守阵地,誓要用生命守护住他们身后那象征着安宁与幸福的万家灯火。“他妈的,寻常一换一的代价就该军心涣散了,他们有些人都二换一了,还不认怂?”蓝玉大口的喘着粗气。一旁的回答道,“若有退路,他们早就树倒猢狲散了,但眼下没有退路,只有杀出一条生路,破釜沉舟,他们当然不敢逃。”就在这时,后方突然传来一阵震耳欲聋、犹如闷雷滚动般的马蹄声响,声音越来越大,仿佛整个大地都被这股强大的力量所震撼。万马奔腾的巨大动静让在场所有人的心都不禁为之一颤。李文忠猛地回过头去,他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只见远方尘土飞扬,遮天蔽日。他瞪大了眼睛,口中喃喃自语道,“这动静难道是骑兵?没错,一定是骑兵!”站在一旁的徐允恭也急忙跟着转身向后望去,脸上同样露出惊讶之色,“看样子,来的这支骑兵规模可不小啊,会不会是从辽东赶来支援我们的援兵呢?”李文忠摇摇头,“不可能,宋国公的五万大军又不是纸糊的。”随着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原本正在与元军激战的明军纷纷停下手中动作,转头将目光投向身后。与此同时,对面的元军也察觉到了这一情况,开始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是援军吗?难不成真的是辽东那边派来驰援我们的部队?”一名元军士兵满脸期待地问道。另一名元军士兵摇了摇头,皱着眉头说道,“应该没那么快吧?按照正常的行军速度,即便我们的求援信能够以最快的速度送达辽东,那里的大军要想赶到这里,也需要花费不少时间啊,除非他们一直处于备战状态,接到消息后立刻就出发了。”众人正议论纷纷之际,远处那支神秘的骑兵队伍逐渐出现在视野之中。“来了,终于出现了!你们快看那旗帜。”有人兴奋地指着前方喊道。然而由于距离尚远,大多数人只能看到模糊不清的一片黑影和随风飘扬的旗帜轮廓,根本无法分辨其具体模样。“哎呀,太远了,实在是看不清啊。”又有人焦急地抱怨道。尽管如此,还是有眼尖之人发现了一些端倪,他大声说道,“看不看得清其实并不重要,但依我看,那似乎不像是我们蒙古常用的狼旗样式。”听到这话,北元阵营中的士兵们顿时陷入了沉默,心中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仿佛被一盆冷水当头浇灭。每个人的脸上都流露出失望和担忧的神情,他们不知道这支突然出现的骑兵究竟来自何方,会给这场战局带来怎样的影响。如果这是辽东援兵,他们就能逆风翻盘。如果不是,那只会死得更惨。随着那只骑兵越来越近,众人终于看清楚了。那大概是万人的规模。没有一万也有八千,万马奔腾,气势磅礴。只见那一万骑兵如汹涌的潮水般席卷而来,马蹄声响彻云霄,仿佛要将大地踏碎。随着他们的冲锋,大地开始颤抖,尘土飞扬,形成了一道巨大的尘幕。尘幕中,隐约可见那密密麻麻的骑兵身影,他们紧密地排列在一起,如同钢铁长城一般,坚不可摧。他们的喊杀声震耳欲聋,犹如雷霆万钧,让人不禁为之胆寒。在这磅礴的气势面前,一切都显得那么渺小和脆弱,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一万骑兵的气势所震撼,为之倾倒。“龙旗!是我们大明的龙旗!哈哈!”“看!是龙旗!是我们大明的明黄龙旗!”“不是敌军,是援军!哈哈!我们大明的援军!”“有援军来支援我们了!哈哈。”“这支骑兵一至,再冲一次肯定能够成功!”“将军有令!立刻向两边分散!给骑兵冲锋留出位置,让他们直接对这群蛮夷冲去!”看清楚了来人之后,明军气势更加高涨,同时有序向两侧退去。:()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