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那时候,左慈也没有打算千里迢迢跑到北边这个苦寒的地方来。
直到昭国占据长安,左慈才觉得自己应该在昭国来展示一下了,这昭国既然已经有了争雄天下的能力,他当然希望在昭王面前表现一下自己。
毕竟他们道教也是讲内部派系的,若不依附于政权支持,到时候也很有可能泯灭于世间。
只是他们这些道士行走江湖,习惯用一些常见骗术来蛊惑人,没想到这位昭王根本不吃那一套。
他千辛万苦过来,结果人家搭都不搭理,直接给他关了几个月,差点把他逼得精神不正常。
听完左慈略带尴尬的解释,杨秋忍不住笑出了声。
她早就知道占据长安之后投靠的人将会变得很多,过去这几个月,杨秋手底下的文臣武将们都迎来了很多亲朋故旧来打听消息,最后也有一些人选择投靠。
杨秋给下面的文臣武将们下达了指示,让这些人通过正规的渠道考试,想做官都通通先去考试一番。
于是雁门郡这里私人学堂都开了很多个,因为昭国的考试内容和关东之地差距太大,考试内容有很多杂学,所以这种私学就是专门给这些人补习的。
这种事情杨秋不会管,每个人都有亲朋故旧,都有些人想通过裙带关系在官场上谋求一个好位置。
但是这条路杨秋已经堵了,都得通通先去考试。
好在杨秋这里每年各式各样的考试挺多,因为有很多小吏随时都需要人,再加上又扩大了地盘,所以官吏的位置一直是有空缺的。
如今只要学习好并且考试成功,这就能有正规的资格踏进官场。
当然会有些人不习惯,但是杨秋让杨氏族人还有张氏族人一样都得参加考试之后才能进入官场,这就让他们心里有意见,最后也没能力反对了。
所以过去这几个月,投靠的人虽然多,但是没几个人有名气,而有资格亲自到杨秋面前毛遂自荐的人,左慈是第一个,并且还是一个神棍。
这就让杨秋莫名觉得有点意思,发达之后,果然还是这群道士最有眼光吗。
“左仙人,莫非君来之前未曾看过最新的《太平经》?”
这话让左慈直接摇头,《太平经》他早就看过了,听昭王的意思,难道还有新的?
杨秋直接让人去把一本最新印刷出的《太平经》拿了过来。
“左仙人不妨看完这本书之后再来找我。
其实有些事情,我挺看好仙人的。仙人出生于南方,未来有些事情若是仙人愿意去做,我倒是愿意解决一下君目前的困境……”
第146章
杨秋很有耐心,她让左慈待在旁边认真看《太平经》,而她则在书桌旁边处理各种公文。
幸好现在公文基本都是用纸张来通行,若是用竹简的话,恐怕每天要处理上百斤的竹简,双手都要累得抬不动。
一旁的左慈其实并不懂这位昭王要利用他做什么,但他感觉得出来,昭王并不打算要了他的性命,这就让左慈松了一口气。
于是他开始认真看手头这一本印刷精美的书。
都是从道教发展而来,张角以前那个版本的《太平经》,左慈确实是看过,他觉得没什么新意。
可是这一本新的《太平经》,从打开看第一页的内容开始,左慈的目光瞬间就惊奇了起来。
这……怎么记载了这么多从未听说过的神仙故事,居然还有什么天庭玉皇大帝,还有什么执法天神,至于什么盘古女娲的故事,这个早就有传说,这里面记载的倒是不离奇。
看着看着,左慈入了迷,怎么这么多神仙新奇有趣的故事,原来神仙犯错了也会受罚,神仙也会灰飞烟灭。
在看了一堆新奇有趣的故事之后,待到后面专门的农神,药神,工神那里,左慈才终于发掘出了这本书的特殊之处。
在农神的篇章,专门用这个神仙的语气介绍了许多农业种植的方法,左慈没有种过地,但也觉得这上面写了很多方法,似乎颇有道理。
等到了药神篇章,上面记载的各种有用的草药,记载了各种紧急病情的治疗方法,受伤之后止血的方法,包扎的方法……这里面记载的东西。
除了一小部分药材不认识,其他的记载左慈都确定是真的,因为他自己也是一个道士,虽然炼丹,但普通的草药治疗方法他确实是懂的,这里面记载的内容都是真的。
至于后面的工神,则介绍了一许多普通的编织草鞋,编织箩筐,制作一些生活普通工具的方法。
再后面,自然还有各种各样的生活小技巧,这哪里是在传道啊,这分明就是在教人怎么生活。
“大王,贫道实感羞愧至极。未曾想如今太平道竟是这般模样,吾金丹派一脉恐将没落。
大王心怀天下苍生,志在拯救万民,难怪当年张角臣服于昭国。
而贫道此前竟误以为张角使了骗术蛊惑大王,如今想来,实在是惭愧万分。”
左慈这番拍马屁的话,杨秋并没有信,这种行走于天下的神棍,怎么会有羞愧的感觉,无非是被拆穿了骗术之后,懂得在权势之下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