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冷冷道:「李恪谋反了吗?」
长孙冲浑身一颤。
李恪无罪尚且被杀。皇帝要想杀人,根本不必依赖律法,直接利用崔文翰之案,便可轻易将罪名都安在长孙无忌头上。
长孙冲不肯死心,道:「您怎么知道圣人对您起了杀心?」
长孙无忌叹了口气,道:「因为圣人给了狄仁杰便宜行事之权,狄仁杰就是他用来杀老夫的刀!」
长孙冲呆愣半响,终于跪在地上,泣声道:「父亲,是我害了您。」
长孙无忌平静道:「记得我刚才说的话吗,回去后,立刻请求外放。」
「那您呢?」
长孙无忌没有回答,继续朝着皇宫走去。
他现在要走的这步棋,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的一招,他没有把握,也就没有开口的必要了。
长孙无忌并未去甘露殿,而是拐入左延明门,一路来到东宫,丽正殿,跪在大殿之外,任凭风雨吹打。
消息传到甘露殿时,李治正在看狄仁杰上呈的崔文翰口供。
这份口供足以证明,是长孙无忌在操纵科举。
李治正琢磨着该怎么处置长孙无忌时,王伏胜便将消息传了过来。
「你说他跪在丽正殿外?」李治吃惊道。
王伏胜道:「回大家,他没有撑伞,浑身都淋透了。」
李治微微动容,站起身朝狄仁杰道:「狄卿,你在这等朕一会。」离开甘露殿,朝丽正殿而去。
随着靠近东宫,李治脑海中关于东宫的记忆,慢慢浮上心头。
当时唐高宗还是太子时,长孙无忌经常来丽正殿看他,并且教导他储君之道。
长孙无忌的教导很简单,只有两个字,「忠孝」。
忠于君王,孝于父亲,其他的什么都不要想,不主动和任何大臣来往,不做唐太宗交代之外的任何事。
李治正是凭着他的教导,在储君之位上,越坐越稳,最终顺利继承皇位。
李治想到这些,也不由感叹,如果没有长孙无忌,唐高宗未必能顺利当上皇帝。
正思索间,丽正殿已出现在视野中,长孙无忌果然跪在殿外。
李治迟疑片刻,走了过去,蹲下身子去扶他,道:「元舅,您这是做什么,
快起来吧。」
长孙无忌力气极大,李治竟扶不起他,
「陛下刚登基时,臣和陛下说的话,陛下可还记得吗?」他低着头说道。
李治想了想,道:「您说要想治理好天下,必须广开言路,绝不能使下情不能上达。」
长孙无忌抬头望着他,道:「陛下还能记得这些,老臣就没什么可担忧了。
老臣干涉朝廷科举,按律当斩,特来领罪,请陛下降旨赐死吧!」
李治惬了惬,一时间没有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