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汉看着院里推成小山的石头,眼睛睁大了一些,他看了看顾敷,“你是找了多少人?现在这个时候竟然还有人愿意来干活?”顾敷:“不多,二十个。”老汉闻言点了点头,朝自己宝贝炉子走去,炉里已经在炼制一些石头了,顾敷坐在小凳子上往炉里添木柴,把火烧大。老汉看了看火候,又站在一边等了一柱香的时间,便戴上自制衣服裹住手的手套,开炉提出石头融化成的液体,很快趁着温度还没有下去,老汉就把它倒入铁质模具中凝制成一尺长一指宽的“玻璃”。融制的液体一次并不多,如果要做大的就不行。老汉对顾敷喊道:“先别烧火了,来看看是不是要这种。”顾敷把木柴放进炉子里,朝老汉这边走来。“玻璃”已经差不多形成了。“是。”老汉解开了手上裹着的粗布衣,点了点头,一边摸着山羊胡子一边道:“就是不知道能不能耐敲。”两人等“玻璃”彻底好了以后,老汉和顾敷就开始测试这小块东西脆不脆。顾敷不知道怎么炼制玻璃,老汉也是凭借着自己经验搞,很显然“玻璃”虽然加厚了,它也可以耐摔了一些,但还是易碎。顾敷看向老汉。老汉瞥了一眼他,“我知道,不用说,我在试试。”顾敷“嗯”了一声。随后便是一次次实验阶段,老汉每次都会往石头中放一些东西,顾敷只管烧火,一天下来,制了十块这样的“玻璃”,其中三块很结实,但不透明,还有三块依旧很容易碎,剩下四块相对比较其他六块来好很多,透亮又能接受一些的力道。算得上是玻璃了。老汉摸着了门道,他朝顾敷问道:“如果要建房子,是要这样小块的,还是要大一些的?”顾敷:“大一些的。三尺加三尺。”老汉摸着山羊胡子“嗯”了一声,表示明白。顾敷看着做出来的玻璃,对老汉道:“老师傅我打算开个做玻璃的,您有没有兴趣。”老汉闻言,扭头过来看着这个十七八的小汉子,眼里带着点欣赏。顾敷这几个月吃的好了,又加上锻炼,身高拔高了不少,看上去就跟十七八的汉子一样高了,身子也结实了很多。老汉误以为顾敷是个十七八的汉子。老汉摇头摆手,“老了老了,干不动了。”老人又瞟了一眼顾敷,话音一转,“倒是可以帮你去教教人。”顾敷闻言看向他,“那麻烦老师傅了。”老汉点头,“小子,有出息!”一个冬季,寒冷带雪的天,顾敷买下了临近河边的地,找了当初修房子的林运,给出二十钱每天的工钱,就在这里修建起房子,毕竟是为了炼制玻璃建的房子,顾敷请老汉来看过几次,也把老汉要求的跟林运说。林运跟顾敷合作过一次,很快就按照顾敷想要的安排出来,敲敲打打一个冬季,直到六月份,顾敷这河边的大厂房总算是修好了。京城的厨神大赛出了事,取消了比赛,顾敷这边也没有把决赛比下去,正好给顾敷空出时间出来,他一边找齐会烧制的人,一边建房子。姜兰年前就知道顾敷又要买地盖房子,也知道他一些准备,在村里招人这个活她就接了下来,先跑了和自己几家熟的,说好了便年前就找了一天,大家都聚到了一起,钟尧一家,红梅一家,赵猎户,牛家……因为年一过,就开春了,顾敷还打算做一个养鸡场出来,红梅一家和钟尧一家被顾敷划到养鸡计划中,红梅一家本就在养鸡这方面有经验,柳九一家除钟尧都可以跟着学习。红梅和柳九他们都很高兴,都知道现在并不是家家户户能吃的起鸡的,这个活很显然以后有多挣钱,再加上顾敷还给他们开了工钱,再加上几家人的感情,这个养鸡场说什么,他们两家都会努力干好的。养鸡场的事安排好,开春后,顾敷就带着他们搞养鸡场,开辟了半山出来做了围栏和围网出来。之前顾敷买的二十只鸡已经长大长肥了,母鸡都已经开始下蛋了,顾敷又买了一百只小鸡仔回来,大大小小分开来养,那些受精的鸡蛋就等孵出小鸡,没有受精的就一篮一篮拿去酒楼里卖。县里不光是八珍楼还是醉仙楼都在顾敷这里订鸡蛋,甚至大公鸡也订上了。无其他的,因为顾敷这边鸡不仅多,而且价格还便宜。顾家养鸡场是村里大事,姜兰在村里找人手他们也知道,原先还害怕不敢去,怕到时候自己付出了努力没有啥子钱,但后来看到顾敷一篮子一篮子的鸡蛋卖出去,就有些受不住了,隔天就来找姜兰和顾敷想加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