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薇搬了张凳子在屋前缝衣服,她自己买了布料,自己缝衣裳,也没有多么精细的手艺,只是能自己穿罢了。自己缝的也合心意,要改也好改。她平时就是做这个打发时间。
见叶欣来了,闲聊两句,知道她是找王有为的,就帮忙把王有为喊出来。
王有为知道叶欣拿鸡蛋来了,先拿了钱才出来,付了钱便带她往灶房去,拿篮子来装,“多谢你了,叶欣。我还以为你跟沈卓今天忙着,要明天才来呢。”
叶欣道:“他家不像其他人家,也就早上忙了一会儿。”
王有为点点头:“说得也是。”沈家是外姓人家,他父亲那一辈才来这里落户的,自然没有那么多坟要祭扫。
叶欣等他挪好了鸡蛋,就接过筐子,笑着祝福:“祝有为大哥一切顺利了。只是之后办喜事,可要请我吃酒席,到时候要多少鸡蛋不用买,我都送了!”
王有为笑呵呵道:“好说好说。要是顺利,少不了你喜酒吃的。”
从灶房离开,就迎面碰上刘红霞。
刘红霞看着她空空的柳条筐,说:“叶欣,你那还有没有鸡蛋了?我也想买些。”
叶欣只是说:“你要的话,我下次攒了给你就是。”
刘红霞就说要十个。上月底她去镇上也买了鸡蛋回来,却发现比不上叶欣拿来的那些,不仅蛋黄没有那么黄,味道也没有那么香。
叶欣自然答应了。现在鸡蛋不愁没有,就怕卖不出去。知青们买最好了,她乐意送来,反正方便得很。
只是刘红霞说完了这个,又说:“你现在真是赚钱能手了,大家都爱买你的鸡蛋吃,你光靠卖鸡蛋,就能赚多少钱了。”
叶欣只能说得惨些,让她心平衡:“哪有多少?你自己算算,我就四只鸡,又不是天天都能生蛋的,喂得不好营养不够还不生。你们要,我都是现攒的。我现在自己都不吃了,就是为赚几毛钱买盐买酱油。”
刘红霞一想好像是这个道,心里那点羡慕就少了很多。反正鸡蛋三分钱一个,又卖不了多少钱。
郑文文也从屋里出来,瞅了一眼刘红霞道:“你就看人家卖鸡蛋赚钱了,没看见人家养鸡费了多少心思。你要是眼热,自己养养看?”
李红霞道:“我又没说要养,费那个劲还不如多种菜。”说着她就进屋去了。
郑文文也过来跟叶欣闲聊两句:“上次埋了你特配的肥料,西瓜苗果然长得精神了些,发黄的叶片也变得绿了。你可真厉害!”
叶欣道:“好了就行。”
说着李英丽也从屋里出来了,瞥见她们在说话,又进去了。
叶欣都觉得这里人太多了,连忙就告辞。
回去的路上,又碰到李光明了,跟李光亮一起在吃着野生酸杨梅,竟然吃得津津有味的。见了她,还兴冲冲地还问她吃不吃。
叶欣当然不吃了。
想着离中午还有段时间,鸡腿肯定没做好,回去也是烧火,她就跟他们玩了会儿。
抽背上次教李光明的诗,李光明忘记了,顿时杨梅都不香了,又重新学起来。
等他又能背了,叶欣就说:“我现在教你一首这个时候的,就叫《清明》,唐代诗人杜牧写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李光明就认认真真跟她背起诗来。
听他背会了,叶欣满意点头:“很好!接下来你就教李光亮吧,自己也巩固巩固,不能转头就忘,下次我还抽背啊!”
李光明就忘记了自己要干什么,转头教起还不会背的李光亮了。
李光亮更是莫名其妙就学起了诗。
叶欣则开开心心回家吃鸡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