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七零之好好种田养自己笔趣阁 > 第48章(第1页)

第48章(第1页)

王有为问她:“之前听说你们买砖头了?是个什么行情,跟我说说,我也了解了解。”

虽然之前已经解释过了,但叶欣还是耐心地告诉他:“是从黄家村买的。他们那儿的瓦片厂在十月那会儿扩建了,成了砖瓦厂,烧的红砖卖三分钱一块。”

王有为问:“那砖头结实不?现在村里还少有用红砖的,都是黄泥砖。”

叶欣说:“还行,运过来卸下后没多少坏的。我们主要是用来建一个洗澡间,现在用上了,也没发现软塌的情况,还算结实耐用。要不是用水的地方,也犯不着买红砖的。”

王有为点点头,又问:“你们建的洗澡间多大?用了多少砖头瓦片?我不是故意打探,主要是想知道建一个屋子大概要花多少钱。你要是方便就说,不方便说也没关系。”

叶欣觉得他倒也直接,笑道:“这有什么不方便的,都是知青同志。”

就把洗澡间多大、多高,用了多少砖头、瓦片、水泥,以及送砖工人和请瓦工师傅的辛苦费都说了。

因为这本来也不是什么大事,叶欣就没打算瞒着,村里人肯定有不少好奇的,她说一次出来,大约就会传开了,也免得以后还有人问。

而且,现在虽然说普遍很穷,时局也动荡,但是时代在发展,以后用红砖代替黄泥砖建房子的只会越来越多,就算不说他们也会打探清楚行情的,自己与其遮遮掩掩,不如大大方方说出来,还能卖个好。

她声音清脆,条清晰,语气不疾不徐的,让人一听就能听明白。

不仅是两个知青听得认真,前面也有几个队员竖起耳朵听的,听完都一脸了然。

王有为听完了点点头:“谢谢你了。之前不知道什么概念,现在听你一样样材料、一笔笔钱说出来,才感觉有了点眉目,也学到知识了。”

叶欣笑着说不用谢,也趁机了解一些这位还很陌生的知青同志:“有为大哥是哪里人,什么时候下乡的?”

说起这个,王有为就摇头叹气,“我家在陕北地区,离这远着呢。我六三年就到这里,马上都快八年了。不过我还不是最早的,那时候还有两三位知青呢。不过他们都走了,在学生活动兴起,全国大串联的时候,跟着走了……当时他们喊我一起走,但我觉得名不正言不顺的,就没走,留下来了。”

叶欣听着,大概知道他说的是时局刚刚乱起来的时候,也不多问,了解地点点头:“那您真是我们这儿的知青老大哥了,算是在这扎根了。”

王有为又叹口气,“不扎根怎么办?这么多年了,也没看见回城的消息。怕是一辈子都在这里了。”

他面容有些沧桑,年纪也快三十了,额头有些秃,看着不修边幅,身上还有股烟味。叶欣不喜欢烟味,不过聊下来发现人家性格还是可以的,属于情绪稳定的那种人。

可能是下乡久了,被现实蹉跎的,渐渐也熄了回城的念头,没什么精气神,整个一个疲惫的打工人面貌。

叶欣心有戚戚。

聊着天,队伍慢慢挪动,终于轮到他们了。

两位知青大哥大姐都让她这新来的小知青先领,叶欣也不客气,上前报出名字,经过会计拿着名册核算过后,领到了自己的二十二块多分红。

然后她又报出沈卓的名字。

因为大队长已经提前问过沈卓,所以没什么问题,她也顺利领到了沈卓的分红。

沈卓上半年因为父亲出事缺的工,在下半年身体素质上来之后补了些,不过采药也耽误了些时间,所以算下来是大约两千四百工分,获得四十三块多。几乎是叶欣的两倍。

领了钱,叶欣就跟王小薇和王有为挥手道别,上坡去了。

晚上沈卓回来,叶欣就把钱拿出来给他看:“这是你的分红,有四十多块,还不错。”

沈卓看了眼,就道:“你收着吧,我身上还有钱。”

叶欣道:“我只是给你看看的,当然要收着了!之前花了那么多钱,我身上可没什么钱了。”

沈卓连忙说:“那你拿着花。”

叶欣就不客气地收了起来。

第049章杀猪了

分了钱之后,叶欣手头又一下子宽裕了。原本就剩二十五块左右,现在加上两个人共六十五块多的分红,就有九十块了。

虽然还是没有突破两位数,但已经达到一个空前的金额,可喜可贺!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