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在吃,辛苦你了爸,下午还有点事没办完,我会尽快回家的,一会你让于洋上床睡午觉,要不他晚上闹觉。”“我知道了,你在外边注意安全。”于父叮嘱陈红。
放下手机,陈红拿起筷子吃起了面,这个小饭店面积不大,大约120多平,上下两层,一楼放的是一排排方桌,每桌能做4―6人。
看情况二楼是包间,陈红没上去,不知道上客率怎样,一楼零点的上客率还不错,大概有七成,看情况经营的很好。陈红吃了面觉得味道还可以,面挺实惠的,海贝海虾放得不多但胜在还算新鲜,结帐15块钱也不算贵,普通人都能接受。
靠墙放着一排玻璃缸,里面养着一些鲈鱼,石九公,黄翅鱼,红鲷鱼,巴浪鱼,青花鱼等几种普通海鱼。还有十几只花蟹,青蟹,铁蟹,每只大约半斤上下,都不太大,还有一些青虾,花蛤,海螺,海胆,海虹,海蛎子等常见贝类。
没有发现高档的海货,看来这家饭店的消费不高,档次一般。
时间还早,海事局还没上班,陈红要了一杯茶慢慢喝着等,看着窗外的景色,陈红此时心情很好。
重生回来三天了,一直在忙着抢收梨子,陈红还没出过村,看着路上的行人,门店,公路,一辆辆急驶而过的汽车。
陈红在心里一一对应:那一家是宏达机船配件公司;那一家是老王渔具店;那家是日申电动摩托车店,自己结婚时的摩托车就是在他家买的;拐角那一家还记的是美丽家超市,自己曾经在那买过一对暖壶。
曾经梦中的街景展现在眼前,陈红心里有一种激动、亲切的情绪涌了上来。
第9章女流氓
丝丝缕缕的情绪在心头翻涌,陈红静静地看着窗外。“你好,请问我可以坐在这里吗?”一声清脆的声音从耳边传来。
“可以,我吃完了马上也要走了。”陈红回头一看,是一位漂亮的女生正笑着看她,她长的高高瘦瘦的,梳着利落的短发,身上穿一条浅蓝色连衣裙,脚上穿一双白色高跟皮鞋,手里拎着一只白色的小皮包,她侧身坐在了陈红的对面,单眼皮小巧的鼻子,嘴唇很薄。
“陈红你不认识我了?我是于海的初中同学,海湾村的杨小梅,春节的时候我们还见过面呢!才半年不见,你就不认识我了?”
“哦,是你呀,刚才我还想这声音耳熟,没想到是你,你怎么在这,我都没反应过来。”陈红赶紧回应,前世十几年没见过了,她要不自我介绍,自己只觉得眼熟,还真认不出来了。
“我爸来海事局办点事,我跟他来的,你呢?和谁来的,来干吗?”杨小梅问陈红。
“我来海事局办点事,这不来晚了,人家下班了。只能下午上班再去了。”
“啥事,能说吗?我堂哥在海事局上班,要是需要帮忙你说话,没外人。”杨小梅大包大揽地说。
“也没啥大事,就是咨询一下变更捕捞证和渔船的事。”
“你家买船还是卖船需要变更手续?”杨小梅疑惑地问。
“都不是,你和道我公爹年龄大了,身体也不好,已经好几年不能出海捕鱼了。现在听说政策变了,所以索性把手续都变更到我身上,免得以后出海捕鱼违反了规定再惹麻烦。”
因为在公众场所,人来人往的,陈红也没告诉杨小梅和于海离婚的事。
“你们想得很周到,我跟你说,我堂哥告诉我爸,现在上面已经下来文件了,在档的渔船禁渔期都有补助,没在档的不给补,有捕捞证的也有补贴,说是还要去学船长证啥的,反正大船有大船证,小船有小船证,都得备案,不许私自偷捕。”
“我也没听明白,反正就是以后国家监管的严了,都得有手续。你要办就赶紧办,等执行补贴的时候也能领点钱。上午我爸差不多都办完了,下午去航海驾校报名考船长证。上了班你直接去找我堂哥,他叫杨伟,让他帮你办,反正上午办了一遍,一样的流程。”杨小梅嘴巴不停像机关枪似的说个不停。
“噗”的一声,陈红笑喷了,“啥名呀,这是谁给起的,没想点好了!”
“我爷爷起的,那时候光想着伟大的××席,伟大的祖国,伟大的解放军,伟大的人民,那年代啥都伟大,也没觉得不好听,哪知道现在越听越那啥!”
杨小梅一开始还面露尴尬,越说自己越觉得好笑,说到最后直笑的嘎嘎的,发出了鹅叫。
陈红也跟着笑出了声,笑着笑着突然发现不对劲,扫一眼饭店大堂,几乎所有人都停下了动作,看着她们两个疯笑的女人,那眼神像看神经病。
陈红笑声一顿,拿起包拉着杨小梅跑出了饭店,顺着人行道向前狂奔。
两人边跑边笑,跑过了三家门店,停在了路边,扶着行道树边笑边喘。
“哎呦妈呀,今天笑死我了,你太好笑了!我从高中毕业以后,还从来没疯成这样,人家肯定拿咱俩当神经病了,幸亏咱俩跑得快,不然饭店老板得哄咱。”
说着说着突然想到上午在民政局也差点被当“神经病”,阵红又控制不住大笑起来,一天当了两次“神经病”,今天过得真是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