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二儿子,永昌帝眼里的激动装不了假,直到飞泉再次展开木板往门槛那里搭桥,永昌帝才停下准备迎接儿子的脚步,上了年纪的长方脸上陆续闪过错愕、懊悔的情绪——怪不得儿子不愿意进宫,宫里那么多门槛,儿子的轮椅走着不方便啊!
虽然现在儿子自带木板了,可每过一次槛都得叫儿子自己搭一次,那算什么事?
永昌帝当即吩咐身边的公公:“传朕口谕,命皇宫各门都常备一套木板,以后每遇惠王进宫,守门宫人务必提前铺好木板,方便惠王通行。今日且算了,三日后必须派发齐全。”
此话一出,大殿内安静了足足好几个呼吸的时间。
还推着轮椅的康王下意识地看向刘贤妃,刘贤妃面带笑容仿佛很替惠王高兴。
二十岁的庆王不动声色地扫了一眼惠王搭在轮椅脚踏上的脚,想到父皇再如何宠爱二哥二哥都已经彻底与东宫断了缘分,他便也不必羡慕或嫉妒。
杜贵妃瞅瞅养子再瞅瞅自己的四皇子,心想要是皇上也如此偏爱她的老四该多好。
众人各有心事,惠王稳坐轮椅,开口朝父皇道谢。
永昌帝摆摆手:“怪父皇疏忽,今日才想到这些,对了,你这板子的主意是谁想出来的?朕也要赏他。”
赵璲看向自己的王妃,还是那副万事皆与他无关的淡漠神情。
永昌帝就很高兴了,二儿媳虽然出身低,可这儿媳既有姿容又会照顾儿子,只要她能劝动老二多出门,早点洗去老二那一身死气,她就是皇家第一有功的好儿媳!
“去,把交州刚进贡的另一张象牙簟送去惠王府。”
酷暑将至,交州官员特意送来两张用象牙丝编织的凉簟进京给永昌帝,整张凉簟纹理细密洁白如玉,触之如丝柔软舒适,更有一份远胜草席、竹席的清凉。因象牙珍贵且制成凉簟的工序极其复杂,永昌帝登基三十余年也才一共得了五张象牙簟,一张孝敬太后,一张自己用,一张赐了周皇后。
这次的两件刚到手,永昌帝自用一件替换旧的,另一件正好借此事赏给二儿子小两口。
他大方,杜贵妃、福成长公主却都变了脸色,一个仗着自己在妃嫔里最受宠爱,早把另一张象牙簟看成了囊中之物,一个自负皇帝哥哥疼爱自己,正打算在端午宫宴结束后跟皇帝哥哥开口讨要,结果眨眼的功夫,永昌帝居然把那么珍贵的象牙簟赐给了一个六品百户之女!
包括身份尊贵却没享用过象牙簟的二公主、郑元贞,看姚黄的眼神也都带了明火或暗火。
姚黄感受到了,能引起公主贵妃都嫉妒的东西,一定是比宝石还珍贵的大宝贝!
她内心如火,只觉得接下来的宫宴都不重要了,就想回府去看看象牙簟究竟长什么样。
龙舟竞渡在皇宫的护城河上举行,这时姚黄已经跟自家王爷分开了,与女眷们跟在后妃身边。
她远远地望见了贵妇人堆里的母亲,父亲与哥哥应该在男客那边,这里瞧不见。
民间的赛龙舟,看客们可以在岸边大喊大叫为自己心仪的队伍助威,宫里这场赛龙舟因为过于讲究礼数反倒失去了趣味。
东张西望的,倒是让姚黄撞见了陈萤小心翼翼偷看康王的视线,于是姚黄也往坐在永昌帝另一侧的四位皇子望去。
惠王是自家男人,康王也仔细看过了,庆王双十年华长得很俊,完全继承了沈柔妃的美貌,四皇子一看就是杜贵妃生出来的,才十三岁就有了撩拨少女芳心的好皮囊。
四位皇子齐聚一堂,光看脸,康王竟成了最泯然众人的那个。
姚黄再看向坐在她旁边的郑元贞,康王既是长子又有了一批妻族势力支持,郑元贞偏要去嫁只有沈家支持的庆王,除了不想给康王当续弦,跟康王的长相也有关系吧?而她之前看上惠王,除了惠王受永昌帝重视,惠王爷的俊脸肯定也功不可没。
忽地,郑元贞朝她看来,似乎已经忍了她很久,用眼神质问姚黄究竟在瞅什么。
姚黄装傻一笑。
她才不会告诉郑元贞,她究竟错过了一个多好的夫君。
第34章
护城河边杨柳依依,龙舟赛结束后,射柳就要开始了。
能够在永昌帝面前展现武艺的,都是御前军、四大营年轻武官中的翘楚,另有以康王、庆王为首的王室公侯子弟。
康王、庆王离席去场中做准备时,两位王爷不约而同地都看了眼轮椅上的惠王。
康王想的是,如果二弟腿没受伤,今年肯定还是二弟夺得头筹。
庆王想的是,之前被二哥压了好几年,今年二哥不下场了,终于轮到他出回风头。
两道身影在赵璲面前一晃而过,而他只是面无表情地坐在那里,不知在看远处的树还是天,直到对面的女席那边突然响起二公主的一声“二嫂”,赵璲静止许久的睫毛才微微动了动。
二公主似乎只是想跟姚黄显摆她二哥的神箭法,欢快的声音里带着满满的骄傲:“二嫂,二哥从十五岁起开始参加每年的端午射柳,除了去年宫里没办还有他不在京城的时候,二哥一共参加过五次,你猜他拿过几次头筹?”
姚黄看着二公主天真的娇美笑脸,想的是这公主怎么这么恶毒,明着在夸惠王,实则故意往他伤口上撒盐。
她能看出这份恶毒是因为单独相处时杜贵妃母女俩并没有掩饰过她们对赵璲的无情,可看永昌帝先是骄傲再是遗憾的神色,姚黄便猜到二公主平时在永昌帝面前绝对是另一副面孔,所以老皇帝根本没多想,没准还以为二公主真的只是在夸惠王。
姚黄:“妹妹这么高兴,难道王爷五次都得了头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