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昭容评阅案前堆积的诗卷,速度之快令人咂舌,只见彩楼之上纸片如雪花般坠落,纷纷扬扬,铺天盖地。
——皆是落选的诗卷。
无法入昭容法眼的诗文被毫不留情地摒弃,众臣狼狈地在地上翻捡或是向空中迎接自己的诗卷,因为昭容抛下一份诗卷念一人的名讳,丝毫不顾忌各位朝官们的颜面。
中宗看得颇为愉悦,这帮狂傲的大臣们,终于有人修理了。
百官名讳几乎被点了一个遍,众人面带愧色抱着自己诗卷,回过神来的众臣发现尚有两人未被点到。
沈佺期与宋之问。
果然最终还是这二人的战场。
孰胜孰负,就在上官昭容一念之间。
案前剩下的两份诗卷,势均力敌,难分伯仲,令昭容犹豫再三。反复品读之后,玉镯碰撞,皓腕翻转,一份诗卷飘落楼下。
法驾乘春转,神池象汉回。
双星移旧石,孤月隐残灰。
战鹢逢时去,恩鱼望幸来。
山花缇绮绕,堤柳幔城开。
思逸横汾唱,欢留宴镐杯。
微臣雕朽质,羞睹豫章材。
众人捡起一看:“是沈佺期的!”
宋之问猛然站起,仰头大笑:“哈哈哈哈,沈兄,承让了!”
还是败了……
脸上血色褪尽,沈佺期强迫自己接受这一结果,一场诗会罢了,何必认真。心底的另一个声音却不肯接受,它咆哮着,为何会败?落笔时,他是那么自信,这首得意之作,怎么可能败给宋之问?!
上官昭容凤眸巡视全场,以过目不忘之才,缓缓吟诵二人诗作。沈佺期压下心底翻涌的不甘,用心聆听,宋之问写的是什么?
昭容珠玉一般的嗓音吟至宋诗:
春豫灵池会,沧波帐殿开。
舟凌石鲸度,槎拂斗牛回。
节晦蓂全落,春迟柳暗催。
象溟看浴景,烧劫辨沉灰。
镐饮周文乐,汾歌汉武才。
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
群臣听罢,纷纷赞叹,果然不分高下。
沈佺期心中一声哀叹,不愧是宋之问,这样的诗句,令他也赞赏。可他究竟哪里不如宋之问?这两首诗作分明旗鼓相当!
上官昭容诵完沈宋之诗,评道:“沈诗末句‘微臣雕朽质,羞睹豫章材’词气已竭,而宋诗末句‘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犹陟健举。故,宋诗略胜一筹。”
此评,众臣叹服。
沈佺期默然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