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话说的很好,贞观时期,你身为武将,如果没有灭国的战绩,那你连上桌吃饭的资格都没有。】【你说你打过多少次胜仗,你剿灭了多少敌人,但如果你没灭过国,不好意思,吃饭去小孩子那一桌,不要出来丢人。】【你们说漠南无王庭?请看单于都护府,你说封狼居胥饮马瀚海?请看安北都护府。】西汉时期,刘彻感受到了朱棣的心情:“你说功绩就说功绩,干嘛拿我当垫脚石啊?”【你说西域很远吗?请看安西都护府】天幕中,贞观时期全盛版图被铺开。别说历代皇帝了,就连李世民自己都不信了:“这是真的吗?”他本以为能拿下东突厥就已经很厉害了,看来还需要努力。【煌煌太宗业,树立甚宏达。这是百年盛世的开端,是盛唐的。】【后世所有国家的学者有一个共同的观点,盛唐时期,能击败盛唐一半军队的,只有盛唐的另一半军队。】【这是一个不可能被外敌击败的盛唐,后面的事也证明了这一点,如果不是有后面的事,盛唐也不会一夜之间崩塌。】贞观时期,李世民立刻站了起来:“什么事?到底是什么事?”开元年间,李隆基一拳砸在了桌子上:“哪个不孝子孙干的?”【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唐诗三百首,两百忆盛唐。】天幕中,从贞观到开元的盛世大唐展现在历朝历代的天空。【盛唐时期,天下无贵物。】【鸡醒露浓汤饼熟。汤饼就是盛唐百姓最常见的食物。】各朝代百姓,尤其是战乱年代的百姓,看着天幕中的面食,流出了口水,里面不止有菜,甚至还有肉。天宝年间,对生活失去希望的百姓无力的抬头,不由思索他们的盛世去哪里了?他们到底因为什么才忍饥挨饿的?明明不久前,他们还有富足的生活。李世民更加不解了:“于谦,你还记得吗?”于谦摇头:“不记得了。”李世民攥紧了拳头,他也不理解,为什么盛唐一夜间倒塌。“等一下,能击败盛唐一半军队的只有另一半盛唐军队!是叛乱!”李世民不愧是雄主,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原因。【冷兵器的巅峰之战,不能说的战役,盛唐的耻辱之战,葬送盛唐的战役。此战后,世间再无盛唐,只留下了大唐。】【乱臣贼子,怎敢辱我长安?】【乱臣贼子,休想踏进长安一步。】【香积寺,这是一场双方都认为对方才是叛军的战役。】【这是二十五万精锐大军的混战,能参与这场战役的,最低也是甲士,一切计谋和阵法都失去了意义,只有硬碰硬的互砍。】天幕上出现了那场惨烈的战斗。安西军,北庭军,朔方军,范阳军,卢龙军。飘扬的军旗下,是死战的甲士。李世民流泪了:“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李世民彻底崩溃了。后宫中,长孙皇后牵着长乐公主的手,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天幕,这是大唐的以后?天幕上强悍的军队让嬴政眼馋了:“李斯,按照天幕上的大唐军队,朕要这种铠甲。”李斯苦笑一声:“陛下,那是大唐百年的底蕴,我们没这个能力。”刘彻看着天幕上厮杀的将士,只觉得心疼:“这些将士给朕,朕能彻底消灭匈奴。”“没有普通的士兵,只有甲士才能参与的战斗,盛唐太可怕了,如果我大汉碰到盛唐会如何?”刘邦目瞪口呆的看着天幕。东汉末年,诸葛亮也眼红了:“唉,可惜了。”【将军,你说是太阳远,还是长安远?】【傻小子,当然是太阳远啊。】【那为何举目见日,不见长安?】天幕上传出了一段对话,把历朝历代的人都吸引了过去。画面拉远,城头上出现了一队士兵,只不过他们皆白发苍苍。【满城尽白发,死不丢陌刀。独抗五十载,怎敢忘大唐。万里一孤城,尽是白发兵。生是汉家人,死亦大唐兵。】【他们是大唐在西域最后的军队,来时,他们是鲜衣怒马的少年,而如今,他们是白发苍苍的老者。】【没有补给,没有援兵,他们守卫西域孤城近五十年。】【他们没有想过投降,也没有想过逃跑,直到城池被攻陷的时候,他们战至一兵一卒,用生命维护了盛唐最后的荣耀。】贞观时期,李世民望向天幕,他的内心已经被愤怒取代。“别让朕知道是哪个不孝子孙干的好事,如果让朕知道了,朕活劈了他。”随后李世民双眼赤红的看向天幕:“吐蕃是吧。很好,你给朕等着。”张彦轻咳一声:“小希,我是不是玩大了?”“你才知道啊,你干嘛要把安史之乱加进去啊?”“我就想看看天可汗的反应,没别的意思。”张彦明白,吐蕃要倒霉了,贞观朝的武将和士兵绝对是大唐的巅峰。如果说大唐哪个时期最让异族绝望,那绝对是贞观时期。贞观时期的大唐可不是那个首都六陷,天子九迁的大唐。【颜家,誓死不降!】【春秋孔门七十二贤之首,颜回的第四十世子孙也被牵扯其中。】【面对叛军的劝降,颜家没有丢祖先的脸。】【颜家男女老幼没有一人投降。】【面对家族被叛军屠戮,看着国家遍地烽火,剩余的颜家子孙带着国仇家恨,踏进了平叛的战场。颜家,满门忠烈。】春秋时期,颜回看着在战场上的颜真卿满脸欣慰,不错,不愧是他的子孙。“子渊,你教导后人的能力真不错。”孔子捋了捋胡子,很满意颜家人的表现,颜家做的事,太符合儒家的的思想里的忠了。张彦撇了撇嘴,孔夫子确实很伟大,但是其后人比颜回的后人差太多了。也不知道孔夫子知道他的后人干的事后,会不会气死。“其实你可以不用那么腹黑的。”:()掌握天幕,行走万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