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位刺客,则潜伏在暗处,耐心地等待着机会。
日子一天天过去,刘封依旧忙碌于度田与编户齐民的后续工作,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正在逼近。
终于,在刘封出行的一天,机会来了。
那天,阳光明媚,刘封带着卫队,准备前往城外视察度田的情况。
他骑着那匹心爱的白色骏马,身着轻便的铠甲,英姿飒爽。
卫队的士兵们紧紧跟随在他身后,警惕地观察着四周。
当队伍行至一条狭窄的街道时,埋伏在暗处的刺客动了。
只见他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从屋顶上一跃而下,手中握着一把锋利的匕,直刺向刘封。
刘封见状,心中一惊,连忙拔剑抵挡。
与此同时,那位美人也露出了真面目。
她从衣袖中抽出一把短刀,趁刘封不备,刺向他的后背。
刘封躲避不及,被短刀刺中,鲜血瞬间染红了他的铠甲。
卫队的士兵们见状,纷纷围了上来,与刺客展开了激烈的搏斗。
然而,刺客武艺高强,士兵们一时难以将他制服。
刘封忍着剧痛,也加入了战斗。就在众人激战正酣时,刺客瞅准一个机会,再次冲向刘封,匕狠狠地刺进了他的胸口。
刘封瞪大了眼睛,看着刺客,眼中满是愤怒与不甘。
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挥出手中的剑,砍向刺客。
刺客躲避不及,被刘封砍中,倒在了地上。
刘封也支撑不住,缓缓地倒了下去。
一时间,邺城大震。
百姓们听闻刘封被刺杀的消息,纷纷感到震惊和悲痛。
那些支持度田的百姓,心中充满了愤怒,他们自地组织起来,要求严惩凶手。
刘封遇刺的消息如同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邺城激起千层浪。
而在这人心惶惶的夜晚,一场更为可怕的灾难悄然降临。
夜幕如同一块厚重的黑布,沉甸甸地压在邺城的上空。
月光微弱,仿佛也被这压抑的气氛所震慑,躲在云层之后,不肯露面。
位于邺城中心的府衙,平日里是威严与秩序的象征,此时却被一种莫名的恐惧所笼罩。
府衙内,灯火通明,官员们面色凝重,聚在一起商讨着应对刘封遇刺后的种种事宜。
他们的声音低沉而焦虑,在空旷的大堂内回荡。
“这可如何是好?刘封将军一死,度田之事怕是要功亏一篑了。”一位年长的官员,眉头紧锁,脸上的皱纹更深了,他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仿佛在诉说着一个难以接受的事实。
“是啊,那些士族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不知道还会闹出什么乱子。”
另一位年轻些的官员附和道,他的眼神中透着不安,不停地在大堂内踱步。
就在这时,一阵刺鼻的烟味飘了进来。
一位衙役匆匆跑进来,神色慌张地喊道:“不好了,着火了!东边的仓库好像起火了!”
众人闻言,皆是一惊,纷纷站起身来,脸上满是惊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