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
“朕不能因一时的妇人之仁,毁了大汉的未来。”
周彻沉默片刻,微微点头。“陛下圣明,臣妾只是担心陛下的安危。如此重惩,怕是会招来更多人的怨恨。”
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担忧,紧紧握住刘禅的手。
刘禅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
“朕身为天子,自当为天下负责。若因惧怕怨恨而退缩,何以为君?”
他将周彻搂得更紧,仿佛要从她身上汲取力量。
就在这时,窗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刘禅和周彻对视一眼,刘禅松开周彻,整了整衣衫,恢复了天子的威严。
“进来。”他高声说道。
一名侍卫匆匆走进书房,跪地禀报:“陛下,间军司又传来新消息,现有部分漏网之鱼正逃往城外,似是要与城外的残余势力会合。”
刘禅眼神一凛,寒声道:“绝不能让他们逃脱。传令禁军,即刻追击,务必将这些乱臣贼子一网打尽。”
“遵旨!”侍卫领命,迅退下。
刘禅转身,对周彻说道:“彻儿,你先回寝宫休息,朕还有要事处理。”
他的眼神中透着疲惫,但更多的是坚定。
周彻轻轻点头,眼中满是关切。
“陛下,您也要注意龙体,莫要太过操劳。”她柔声道,然后微微欠身,转身离去。
刘禅望着周彻离去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深吸一口气,重新坐回案几前,继续审阅着关于叛乱的卷宗。
在这漫长的黑夜里,他知道,自己肩负着大汉的命运,不能有丝毫退缩。
邺城的夜晚,本应是宁静而祥和的,月光如水,洒在古老的城墙上,给这座城市披上了一层银白的纱衣。
然而,今夜却不同寻常,行宫外,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和铠甲碰撞声打破了夜的寂静。
禁军们迅集结,他们身着黑色的铠甲,在月光下闪烁着冷冽的光芒。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严肃的神情,眼神中透着坚定与决绝。
为的将领,骑在一匹高大的黑色骏马上,身姿挺拔如松。
他手持长枪,枪尖上的红缨在微风中轻轻飘动,宛如燃烧的火焰。
“弟兄们,奉陛下旨意,追捕逃犯。此次任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将领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夜空中回荡。
禁军们齐声高呼:“愿为陛下效命!”
声音整齐而洪亮,震得周围的空气都为之颤抖。
马蹄声如雷,禁军们在月光下整齐列队,向着城外疾驰而去。
他们的身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高大,仿佛一道黑色的洪流,滚滚向前。
与此同时,那些出逃的新进士族们,此刻正慌不择路地朝着城外奔去。
他们有的骑着快马,有的坐着马车,身边簇拥着庄卫佃户。
这些新进士族们,平日里养尊处优,此刻却满脸惊慌,头凌乱,眼神中透着恐惧与绝望。
“快,快,一定要在禁军追上之前逃出去!”一位士族老爷,坐在马车里,大声叫嚷着。
他的脸上满是汗水,肥胖的身躯在马车里不停地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