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个世界里能存在两个的我吗?
如果那个“我”出现了,虽然比我小18年,但随着他的长大,那就是我啊。
根据广义相对论,同一个世界里不可能出现两个本体,这样我是不是就会消失?
虽然这个新的世界我不熟悉,但我不允许我消失!
我不能允许那个“我”的诞生!
虽然不能确定另一个“我”的存在是不是会让我消失,但我不能让这种可能存在。
那边,三个女生已经围着那件红色羽绒服看了半天,那个带头的女生在试穿后果断掏钱买了。
“小米,你就这么快决定买了啊?”小母亲惊讶地问道。
“小米家有钱呢。”那个被叫做小婷的人应答着。
“嘿嘿,我们都买嘛,三姐妹穿着一样的衣服多好啊”小米乐呵呵的。
“我们俩也就看看,等以后工作赚钱了我再卖给自己。”看这小母亲坚定的目光,我仿佛看到了原来世界里的那个坚强的母亲。
等他们走后,估摸着大叔大婶的身高,我一口气买下了一件红的和两件黑的羽绒服,有买了三条棉裤,顺便打听到那几个女生是附近“育才高中”的,好图的名字……呵呵。
离开服装店,老板乐呵呵地送我离开后,我又去买了双加绒皮靴,这天实在是太冷了。
捎上一些火腿咸肉,三小时的路程后,我回到了村里,大叔大婶看到我拎着这么多东西时,都有点不敢相信。
知道我的际遇后,表现除了异常地兴奋。
大婶烧了些菜后,便开饭了。
这时候没有电视,不是说没有,只是不够流行。
吃完饭,大婶穿着新羽绒服去附近唠家常去了。
一夜无视,第二天吃过早饭,我又得回工厂了。临走时我留下了五十块钱,大叔大婶死活不要,但最后我还是硬塞塞下了。
剩下的几天都很忙,特别是正式运营那几天。
很多订单都是提前和厂里联系的,所以预产量比较大。
不停地在厂里巡视,有空时则研究下在这个科技条件下如何能使产值最大化,如何有效地改进设备。
厂里安排的宿舍,巧的是,和“育才高中”的宿舍楼很近。
原来是因为刚刚建厂时,买土地的前基本花在了工厂上,宿舍楼的建造则缺少了,而育才高中的校舍后面空了一大块。
老外和校方洽谈后,以帮助建设学生宿舍为代价,厂方可以在空地上建员工宿舍。
因为厂里的重视,所以我的宿舍安排在了一栋好的宿舍楼里,基本的被褥桌椅也都有。
又买了几件换洗的衣服后,虽然钱没剩下多少了,但日子还是很好过的,吃有食堂提供,唯一遗憾的是没有热水器,要热水只能自己烧。
在工作的第二个月末,我拿到了第二份工资,因为效益很好,所以我的工资一下子提升到了500块,终于知道改革开放时期老外真的在中国捞了很多钱。
500块差不多比很多人一年的生工资还高了。镇上貌似没有银行,所以我把部分钱存到了农村信用社里。
随着厂里各个岗位的落实,我也没有那么忙了,主要任务变成了解决化工循环利用率上面,所以自由的时间比较多。
稍微闲下来点,我便开始打听我的母亲,邱渝的情况。
小母亲今年高三了,这学期是最后一学期,她的成绩想考大学还是比较难的,所以毕业后应该是去找工作的。
母亲的父亲,也就是我的外公,和原来的世界里的一样,是个供销社职员,条件还可以,但完全谈不上大富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