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买活体宠物哪个平台最好 > 12001210(第12页)

12001210(第12页)

确实,如今,盘踞在塔尔巴哈台的这帮势力,用女金分支来形容,其实已经有点儿不合适了,在这些年的经营中,他们和建新女金一样,也和本地的部落做了很主动的融合。

现在,塔尔巴哈台小镇上的住户,以及周围分布着的,以盟主黄贝勒为尊的这些部落,算起来,女金人最多只占了三分之一,余下三分之二,是卫拉特鞑靼,以及受到吸引而来的其余鞑靼诸部,而且数量还在不断的增多中。

很多小部落听闻塔尔巴哈台的日子过得好,也愿意接纳盟友,分配草场,便主动抛弃了原本的盟主,加入黄贝勒这边,奉他作为尊主,也是因此,虽然落地生根还没有几年,但黄贝勒如今也算得上是卫拉特鞑靼的头一号人物了,他现在虽然住在塔尔巴哈台,但却还掌握了卫拉特鞑靼的大部分草场,那里每年都给他送礼来,也不敢抢掠通往小镇的商队。

虽不知道这样的速度,能否让南边的尊主满意,但说到底,黄贝勒和买地的关系还是相对独立的,并不像建新、通古斯那样,彻底地仰人鼻息,甚至很多时候已经是买地和女金人共治了。

尤其是建新,老汗已是风烛残年,他去世之后,建新可能会由艾狗獾接管,届时,众望所归之下,或许建新将彻底正式成为买地的一部分——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黄贝勒既然已经出来了,那就不会后悔,他对自己的高自主性,一度也还是比较满意的。

他在塔尔巴哈台这边,并不怎么依靠买地,每年的生意份额,那也是商定好的,就算买地不来做买卖,凭借通古斯那边的合作输血,日子也还过得下去,买地是否满意他西进的速度,其实对黄贝勒的影响,也不算很大。

眼下,他在卫拉特鞑靼的权势已经稳固了,塔尔巴哈台也是第一号人物,和通古斯女金人联手,也在往秋明方向进发拓展,说实在的,这发展也可以说得上是比较顺的了,但黄贝勒的起居却依然非常的简朴,而且,一旦私下开始开会,眉宇间就常常带起愁容来,“这么看,北部的气候,牧民基本是活不下去了,这只是开始而已,今年,阿尔泰方向前来的依附的部落会非常多。”

“那么……”坐在他下首的阿敏欠了欠身子,顺理成章地提出了一个问题,“塔尔巴哈台有这么多粮食,来养活他们吗?如果没有的话……”

如果没有的话,又该怎么办呢?

这是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也让帐内所有人的脸色都变得难看起来——这个问题,已经让人有些厌烦了,因为它是一天天、一年年反复地在问的,从没有一刻离开过大家。

这和买活军丝毫没有关系,甚至也不是因为附近这些地区的台吉、盟主,大家所感受到的,完全是内源性的矛盾:天气一年年地变冷,哪怕塔尔巴哈台和通古斯,没有怎么受到干旱和地动的影响,但每年还是有大片大片的草原,从牧区变成荒漠,不再适合放牧。

——天气太冷了,草返青的时间都不够牛羊长大的,那生活在之上的部落怎么办?除了迁徙之外,就是做减法,减牲畜,也减人口——不是通过打仗,就是迁徙,从这个地方出去,到能养活人的地方去安家。

这也是塔尔巴哈台这几年来威望日隆的原因,由于女金人口少,出于制衡新加入麾下的卫拉特鞑靼的目的,黄贝勒是愿意收容其余鞑靼的,哥萨克人、罗刹人这些也都来者不拒。

他通过联姻,在卫拉特站稳脚跟,并且鲸吞蚕食,折服了卫拉特鞑靼的那些乡巴佬台吉之后,就意识到如果不多引入一些其余族群,再过数十年女金人恐怕要被卫拉特鞑靼完全同化,因而很热衷于吸收新鲜族人,尤其是鄂温克人、海西女金,这些建州女金的近亲,在塔尔巴哈台也很容易就能受到重用,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人越来越多了,一方面这是好事,因为人是不得不多的,可人多了就得找吃口,而塔尔巴哈台虽然靠近水源,也能种田,并且黄贝勒已经设法栽培出了一批懂得买地种田技术的好农夫,但面对每年都在增加的人手,和更加严峻的气候形势,仍然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唯独粮食是不能支援的,从通古斯到塔尔巴哈台并没有成型的道路,更没有河流,全靠驼马运,那是杯水车薪,解决不了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

如果今年的气候还是不好的话,那么,塔尔巴哈台的存粮很可能无法平安过冬——更可怕的是,这附近方圆千里,连能抢掠的对象都几乎没有,塔尔巴哈台已经是最大的绿洲了,最近一个有规模的绿洲,恰好就在一千里之外,而且那里名义上也归属于黄贝勒,他抢那里做什么?

往南边走,那是大沙漠,再就是高山,这是南边来的地理图上显示的,当然也和本地的族人说法一致,往北走气候更冷,除了西进之外,黄贝勒另一个选择,就是东返,走上数千里的路之后,去到一样动荡的老家——

现在,整个北边的鞑靼都在拼命的迁徙,去年传来的消息说,鞑靼人现在很流行横渡海峡,到黄金地去,如果老家还能养得活人的话,他们至于这么折腾么?想想就明白,东边也没什么好果子吃,除非拉下脸,去建新的矿山做苦工,不然,往东走不是好选择。

这么盘算下来,唯一的出路,或许就是在西边了,也难怪买地根本很少催促他们,大概是因为根本不用催吧,想要活就得往西走,去拼杀出一条血路来……

当年,黄贝勒和谢六姐做的约定,其实是比较含糊的,并没有给出确定的承诺,在几年内打去欧罗巴,这当然也是他当时没有来过西边,不好空口白话,但谢六姐也没有追问——这一点,现在他是完全知道原因了。

追问什么?不用追问,等到了那个地方,自然就知道了,和如今这片土地比起来,欧罗巴还算是好地了,他自然有充足的动力图谋西进——只要拥有足够的实力,黄贝勒确实也是想去西边的。都走到这一步了,大不了,轰轰烈烈,马革裹尸,反正他绝不接受去建新和幼弟艾狗獾勾心斗角,争抢主人丢下来的一根肉骨头,苟延残喘于世。

只是……

一想到粮食和西进,他的头又痛起来了,本能地伸手到茶几上,抽出了一张报告,低头看了几眼,“对了,去问问大格格,那几个会说鞑靼话的汉语教师,手里还有教材么?没有的话,准备一下,等新的族人到了,先让小孩子把课上起来。”

“是。”

“还有,再派几个人,到各处去看看,今年的草原返青情况,是不是都和北面一样差,我们的苜蓿草田长得怎么样,还有,堆肥厂那边……”

伴随着他有条不紊的吩咐,帐下的臣子们,陆续都被差使出去了,只留下了心腹阿敏,仍然没有放弃对黄贝勒的劝谏,压低了声音,“主子,如果人口再多的话,今年,塔尔巴哈台的日子恐怕是很难维持下去了,要么,就是大家一起往西边打,要么就得想法子减员——读书,光靠读书可没用!”

“你接纳阿尔泰的部落,这是好事儿,否则,我们的人手恐怕还不足够,阿尔泰的蛮子,一直以来都以作战勇猛闻名,正好为我们所用……”

他这话,乍听之下有点没头没脑:刚要想法子减员,怎么就又说接纳新部落是好事?但黄贝勒对他的暗示,是心知肚明的:他靠和卫拉特的联姻,站稳了脚跟,也丰满了羽翼,可以说是卫拉特和塔尔巴哈台的第一号人物了,但,第一号人物势单力薄,而且,手下的战士,还在积极地和本地头领家人联姻,这是让人很警醒的事情。

在联盟内部,也不是所有王公都能完全依照他的吩咐做事,塔尔巴哈台迟迟没有凝聚足够的力量西进,就是因为黄贝勒没有把握,自己能驾驭住这些部落凑出来的联军,他不愿平白地消耗自己的威望,组织成功率不高的西征。

之所以放开怀抱,吸纳人手,完全不顾粮草的压力,其实也不无借势的意思,黄贝勒是希望,能用这种不断高筑的粮草压力,给自己增加主动,到时候,不论是卫拉特诸部受不了这种压力,同意联合西进也好,还是内乱也好,他都可以借机肃清异己,令自己的威望更高。

他的这份心思,阿敏自然是知晓的,也相当赞成,只是他的耐心不如黄贝勒这么足,总是蠢蠢欲动,想要主动出击,并且对黄贝勒下令,在族中推广汉语和买地道统教育的举措,从一开始就相当不以为然,“主子,等阿尔泰的人到了,塔尔巴哈台就真的是人满为患了,再要多来几个部落,今年冬天不好过!咱们难道还能光靠吃苜蓿草熬过去不成?

今年入冬,干上一票吧!那些卫拉特的老山羊,总爱哭穷,可盘桓这一带上百年,难道这就没藏有一点粮食?杀了他们,还能过个肥年!”

由于如今大帐的女主人,就是卫拉特的格格,他的声音放得很轻,但语气却仍然强烈,甚至把案头的书本都扯下来扔到了一边,“这些没用的书,别再在这上头花钱了——也浪费驼马!我这就去给通古斯送信,让他们再送一批铁器来——”

他只是嘴上催促时,黄贝勒还能带笑听着,可这会儿,他的脸已经挂下来了,“鲁莽!”

“快把书本捡起来!蠢东西!”

他疾言厉色地呵斥了起来,“不给这样的书本,给什么?给咱们女金人的典籍?你从哪儿变出来这样的书本给我?只知道打仗惹祸,野猪一样的蠢货!你根本就不知道这书本的宝贵!想要保住女金的血脉,从通古斯运来的东西里,最有用的不是铁器——反而就是你瞧不上的这一册册书籍!”

眼看阿敏惊奇而又委屈地往后跌坐在地毯上,瞪圆了眼睛,不可思议地看着自己,黄贝勒打从心中叹了一口长气,调整了一下情绪,和颜悦色地扶起了阿敏,“我的好奶弟,收起你的倔脾气,听你的奶哥哥好好地和你说说吧——”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