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不管怎样终究是完成了。刘协话音落下后,席间顿时响起一阵欢呼声,所有人脸上都露出了激动的神色。
大中小三大学塾全面铺设,代表大汉人才培养体系彻底建立,从此以后天下间所有英才都将源源不断地涌入朝廷!
国家都将会因此而兴旺!
刘协抬手往下压了压,将众人的欢呼声压下,接着感慨道:“这些年以来,我大汉从战后的千疮百孔走到如今的繁荣,在座的诸位爱卿都功不可没。”
“这一杯,朕敬诸位爱卿!”
刘协说着举起酒樽,把酒水一饮而尽。
“陛下圣明——!”
群臣也纷纷举杯回敬。
刘协抬手擦了擦嘴角的酒水,接着笑道:“不过,单单就学塾铺设一事而言,有一人的功劳最大。”
“这个人朕就不点名了,诸位爱卿应该都清楚。”
群臣哄笑一声,目光全都看向了郭嘉。
无一错一一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郭嘉这些年在教育改革上的付出,所有人都有目共睹,说是拼命都不为过,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功臣。
“陛下谬赞了,臣愧不敢当。”
郭嘉站起身来深深一礼,苦笑一声后说道,如今的他看起来有些消瘦和憔悴,鬓边更是出现了些许白。
这都是这些年来殚精竭虑的结果。
如今的郭嘉身为大汉最高学府国子监祭酒,已然成为了士林的泰山北斗,受到无数文人士子敬仰。
刘协笑道:“在座的都是熟人,你就别谦虚了,反正这杯酒你是逃不掉的,快喝!”
贾诩也笑着说道:“陛下赐酒,奉孝可不能推脱,你什么时候变得连酒都不爱喝了?”
郭嘉无奈道:“最近身体有恙,张太医叮嘱过要多休息,清淡饮食,少喝酒。”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上前从刘协手中接过酒杯,爽朗笑道:“不过既是陛下赐酒,那自是不能推辞的。”
说完,举杯一饮而尽。
群臣纷纷喝彩叫好。
许久没喝酒,郭嘉被呛了一下,脸色微微有些红,缓了一会儿后对刘协拱手道:“陛下,如今公共学塾也已全面铺设完毕,您看科举是不是该开始了?”
科举至今都没有正式施行。
因为缺乏条件。
铺设公共学塾、开创新学、大量培养底层百姓读书,就是为了给科举做准备。
现在公共学塾也都铺设完了,而且经过九年时间,民间也全面接受了新学,科举也是该提上日程。
“嗯……”
刘协放下酒樽,微微陷入沉思,而后看向诸葛亮,“孔明,你觉得呢?”
用科举制取代察举制虽然是必行之事,但需要一个时机,在这一点上他有些难以决断。
毕竟这是翻天覆地的大事情。
“回禀陛下,臣以为此刻推行科举,正当其时。”
诸葛亮目光坚定,条理清晰地阐述道:“公共学塾的全面铺设,使得无数寒门子弟得以接受新学教育,民间对新学的接纳,更为科举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