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六州歌头by一别都门三改 > 240250(第15页)

240250(第15页)

“侵我屋房,屠我儿郎——”

粗砺的嗓音接着怒吼。

贺冬自然也记得,感慨道:“天河汤汤,大纛皇皇。”

“兄弟姐妹,齐心抵挡。”前来送饭送水的老人妇女们潸然泪下。

“垒我血肉,筑成城墙——”

“宣人不降!宣人不亡!”

低哑的合唱飘扬在云织的城墙上,从黄昏流入黑夜。

贺今行抬手盖住刘二的眼睛。

贺冬这才看到他裸露在外的半截手臂,虎口绽裂、血痕斑斑,还有烧伤的水泡,遂叫他赶紧处理。

“不算严重的。”他安置好刘二的遗体,才独自去找了一桶泡着柳枝的水,将双手放入水中。

剧痛令他清醒,开始思考之后的生路。

西凉人从神救口上来,必然不是为了云织这座要什么没什么的小城,所图只可能是整个净州,以及拿下净州之后,以净州为前哨跳板,发兵累关。

如果净州沦陷,他们除了固守云织,将无处可去——这很有可能成为现实,他们也不可能再指望净州的救援。

到那个时候,该怎样才能守下去?

前路渺茫,贺今行仰头望天。天上无星无月,黑云厚重,预示着将有一场雨。

他看了半晌,忽然站起来,进楼去寻了一块七八尺宽的布匹。

此前他一直觉得城楼上还缺了点什么,大家唱的民谣提醒了他,他们还缺一面旗。

大夫们将伤员换下的血衣堆在一处,不曾干过。他得了允许后,取来当作笔墨,在布面上一笔一划地写下一个大字——宣。

旗帜绣好,终于挂上城楼的时候,大雨滂沱落下。

又是夜半时分,仙慈关一个时辰却来回飞马十余匹。

“净州告急!”王义先取下斗笠挂到门上,顾不上自己被雨浇透的大半个肩膀,急道:“布置还没完全落实,若是我们与累关提前被切断联系,不论对哪边,可都是大大的不妙。”

秦广仪还没撤,铸邪怒月就等不急了,突来这么一下,叫他们措手不及。

“我已向各军传令,许他们观势而动,能战则战,不能战则全部撤往衷州,囤守累关。”殷侯握着一份军报,已有决断。

王义先抹了把脸,看着他,“今行还在云织。”

他沉默片刻,说:“我们西北军最擅阵地防御战,他在军中四年,应有所得。”

见对方不说话,转而又道:“局势变化太快,塘骑来往终需时间。我希望你亲自去衷州,我才能放心。”

“我也正有此意。”这对老搭档对视片刻,王义先面露哀戚,不再提其他,并拢三指举起:“我王约不死,累关绝对不破。”

贺易津将半枚兵符交予他,微微笑道:“明年春天,你我再会师于此。”

王义先攥紧兵符,决然而去。

第245章六十七

天化十七年七月十六,西凉太子铸邪怒月派两万奇兵从戈壁迂回,暗渡神救口,自西南方向奇袭净州。秦甘路总督荀游率净州卫奋战一夜,于黎明时分,城破殉国。

这支西凉军随即与北部主力军对部署在净州东北的宣军形成合围之势,会战由点及面,迅速爆发。

与此同时,千里外的牙山亦燃起烽烟,北疆边境线上的数道关隘都打响了防御战。

急递传回宣京,明德帝夜半惊醒,传唤多位高官重臣。小半个时辰后,除了留宿京畿攻城作的崔大人一时半会儿难以赶到,其他几位大人前后脚到殿。

“……西北军还可退守累关,但雩关却是退无可退,半点不容有失啊陛下。”傅禹成几乎声泪俱下:“陛下,请下旨调秦将军回援吧!”

这两万兵马该在衷州还是雩关,悬论了一两个月。诸如傅尚书之流,皆认为回防雩关更加重要,但他们这些文官左右不了长公主,必须得请圣上来下金令箭。

明德帝撑着额头,脖颈微微转动,斜睨向自己的两位股肱之臣,“你俩怎么说?”

裴相爷从府上赶来,精神尚佳,和缓道:“回陛下,臣不读兵道,不通军事,故不敢妄言调动。但臣明白一个道理,朝廷设立军队,就是为了保护百姓家园,捍卫国家疆土。那么,军队的所有行动,都应该以能保护更多、更重要的人和土地为先。”

至于哪边更重要,当然由陛下说了算。

明德帝不置可否,拇指按了按太阳穴,唤道:“秦卿。”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