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走出来的便是稷下学宫祭酒博双子,带着学生在大雪里下跪,义愤填膺,要帮楚复国,王上亲自安慰,依然无济于事。
博双子乃当世大儒,贤名远播,即便国君也不好得罪。
最终这件事还是落到丰臣手中,他早年师从儒门,也曾以儒生自居,博双子还是第一任老师。
两人之间的辩论,在所难免。
天下一统,必要推行霸业,他身为谋士,早已不是单纯的儒生,又拿什么与老师来辩。
楚国设为郡,一直都是最重要的一步。
风吹着窗棱,廊下竹帘呼啦啦作响,翻个身,又想起那位亡国的公主,倒看不出对故国太多的留恋,反而好像挣脱樊笼的鸟般,自由自在。
想来对方能在各个国君之间游走,必有过人心智,他不该小瞧了她。
白日见到,晚间入梦,不知今夜还会不会来。
楚国的妖,楚国的鬼,楚国勾人心魄的瑰丽想象。
或许她本来就是一个妖,如市井所言,楚国人人善巫,日日入梦便是对方下的咒,半睡半醒之间,脑海里飞起一只展翅的凤凰,远远走了。
他喃喃自语,凤凰啊,楚的图腾。
第33章云谁之思(七)
今年的雪有趣,北边闹成灾,临近年根又放晴,天公作美,专门让人高高兴兴过年般。
国君也休朝,放官员过节。
丰臣却没空逍遥,一大早让乌羊备好糕点,酒肉,托满两马车,前往稷下学宫。
春祭当前,学宫冷清,但他深知老师博双子的习惯,除非除夕守夜,否则不会离开。
数座庭院紧紧相连,矗立在依山傍水处,仍在冬末,这里的树叶却先发了芽,迎春花艳,梅花未落,一片冬去春来的景致,新鲜诱人。
门口两个小学徒正扫石台,远远听见马车声,抬头见丰臣下车,身边只跟着个家奴,连忙来迎。
丰臣赏几个齐刀,笑说过节买吃的,踏步走进前堂,熏炉生烟,雾气袅袅,稷下学宫祭酒薄双子端坐在席上,一下下翻着竹简,听见动静并未抬头,仿若读书读得痴了,两耳不闻窗外事。
小学徒毕恭毕敬,“先生,丰上卿来了。”
话音未落,丰臣抬手,示意他们退下,见对面的老师仍未吭声,兀自向前,席地而坐,“先生,几日不见,身体可好。”
博双子呼啦啦翻着竹简,漠然回:“挺好,身子骨比往年还硬朗,可能雪天在外面待得时间长,反而锻炼筋骨。”
半分不客套,果然还是直来直去的性子,言外之意抱怨雪地下跪之事,为楚国请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