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刘彻道,“这个当然得看陛下的心情了。”
“我舅舅可真聪明。”小九道,“他肯定是知道我那个大姨母肯定是护着她那个儿子,想着提了也是白提,所以昨天晚上才会压根不提这件事。”
虽然刘彻有些吃醋自己出了力结果却没有得到小九的一句夸赞,但是他也不得不承认她夸得挺对的:“仲卿确实聪明,都说慈母多败儿,这话倒是没有说错,就是可怜子叔了。”
“子叔是谁?”
“公孙敬声的爹,也就是你的大姨夫。”
小九一听,立马就“切”了一声。
刘彻问:“你‘切’什么?”
“切你可怜错人了呗。”小九说,“慈母多败儿这句话用在我大姨母和她儿子身上呢,确实是挺合适的,但是你要因此而可怜我大姨夫的话,大可不必。”
“为什么?”
小九说:“我问你,公孙敬声是我大姨母一个人的孩子吗?”
刘彻摇头:“不是。”
“养育他成人和栽培他成才是我大姨母一个人的事儿吗?”
刘彻继续摇头:“不是。”
“所以啊,公孙敬声会长成今日这个样子,大姨夫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小九说,“既然如此那怎么能说他可怜呢?明明是活该呀。”
突然觉得小九说的挺有道理的刘彻:“……”
“话也不能这么说。”刘彻勉强为自己的旧臣说两句公道话,“你是不知道你大姨母和大姨母的君姑有多宠溺公孙敬声,她们一个是你大姨夫的妻子,一个是你大姨夫的母亲,他即便三申五令她们不听他也没办法,更别提他还得在外建功立业,行军打仗,就更加没有时间养育和栽培自己的儿子了。”
其实说实在话,公孙敬声没有能够长成像霍去病这样的人不止公孙贺这个当爹的失望,刘彻其实也挺失望的,尤其是在卫青崭露头角后又屡战屡胜时就更加失望了。
当年他给公孙贺和卫君孺赐婚,其中一个原因也是看中公孙贺的本事和卫家的血脉,毕竟都说外甥多似舅嘛,再加上公孙贺又是一个擅长行军打仗的,他们两人结合生的儿子要是能够像卫青,或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话,那么对大汉而言那可是极好的事情。
然而刘彻怎么也没想到卫君孺完全没有卫子夫的眼界和魄力,公孙贺也没有把自己骁勇善战的本事遗传给他儿子。
“借口。”小九完全没有因为刘彻的话而动摇自己的看法,“我只知道这个世上办法总比困难多,我大姨夫他要是真的有心的话,作为一家之主他还能没有办法不成?”
“他要在外建功立业,行军打仗,难道我舅舅和我阿兄就不用?小嬗弟弟现在还小,暂且不说,但是我大兄他们哥仨哪一个长歪了?”
“所以我大姨夫压根不值得同情……”
说到这里,小九的眼珠子一转,突然问刘彻,“你跟我大姨夫的关系还挺好的?”
“是挺好的。”
“那你劝他再生一个呗。”小九一本正经地提建议道,“都说三岁定八十,公孙敬声这个儿子算是废了,他现在要是抓紧练小号的话,那么说不定还来得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