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春华秋实by天照玉鸾 > 第358章 ***亮牌(第1页)

第358章 ***亮牌(第1页)

但,贞隆帝注定无法息怒,修身养性。李福盛依旧跪在大殿,尚未来得及起身之际,就有影卫神不知鬼不觉入内。“陛下,乐安县主死了。”“谢修的替身也死了。”一连两句话,堪比两道晴天霹雳,炸响在贞隆帝耳侧。贞隆帝唰的一下站起身来。“死了?”“怎么死的!”影卫道“据说乐安县主与替身暗中勾结,企图联手刺杀永昭,却不料事机败露,两人互相指责,互相攻击。”“乐安县主终究命丧谢修替身之手。”“其后,那替身贼心未泯,急欲再次对永昭下手。在千钧一发之际,永昭拔剑而起,一剑刺穿替身心脏。”“那替身,即刻丧命。”“怒不可遏,立刻命令亲信卫士追查替身的出处,并详查与乐安县主有过接触的所有人员。同时,她紧急召见大理寺卿及刑部尚书,下令颁发海捕文书,举国范围内搜捕那些曾经散布妖言惑众的僧人。”“昨夜,已经连夜奔万佛寺了。”贞隆帝身形晃了晃,目眦欲裂,咬牙切齿“拔剑而起?”影卫的声音仍然平铺直叙没有丝毫波动“是谢修的佩剑。”贞隆帝眼前阵阵发黑。他的皇姐是故意的!一定是故意的。借谢修替身之手,除去高僧口中谢修托梦的有缘人,乐安县主。再用谢修的佩剑,一剑毙替身的命。他想象中的关心则乱,计划中的母子失合,就这样溃败。可笑。之前,他还在因得知乐安和替身顺顺利利进入府而沾沾自喜。而今,一棒子将他打的清醒。那番人死魂不灭的话也好,那个相貌、言谈、举止、性情皆肖似谢修的人也罢,皇姐都不曾有一时一刻的相信,也不曾有一时一刻的动摇。他见过谢修的替身。扪心自问,至少有七成像。他看了,都忍不住的晃神。可,最该动容的皇姐,冷静、理智、果决的可怕。直接,一把剑杀了谢修的替身。难怪,父皇那般看重皇姐。难怪,父皇会说出永昭甚肖朕躬。难怪,父皇弥留之际前仍记挂皇姐。幸亏……幸亏皇姐是女子。否则,不论是他,还是愍郡公,以及那位先皇嫡子,都将是皇姐的手下败将。这一刻,贞隆帝有些庆幸。贞隆帝陡感一股寒意袭来,如同冷水浇身,遍体生寒。然而胸中又有一团怒火激荡,翻腾不已,令他难以抑制,只想不管不顾的将面前的桌案掀翻,肆意宣泄一番。皇姐她究竟知道了多少?又究竟猜出了什么?“蠢货!”“都是蠢货!”贞隆帝怒火中烧,愤然俯首,一拂袍袖,将案几之上的物件尽皆挥落:“悉数杀尽!”“把所有相关的线索全部切断。”“所有跟乐安和谢修替身打过交道的人,全杀了!”绝不能让皇姐的人查到确凿的证据,证明他是那个居心叵测的幕后之人。他只是想折断皇姐的羽翼,并不想跟皇姐针锋相对。聪明如皇姐,怎会不知他的顾虑和忌惮。为什么就不能将父皇的临终遗言,坦然相告。为什么不能将那枚龙纹玉佩转赠于他,以安他心。为什么就非要给谢修守节,不能再嫁他精挑细选之人!贞隆帝心一梗,硬生生喷出一口鲜血,直挺挺的倒在软榻上。跪伏在地的李福盛,手指颤了颤,眼眸深处掠过一道旁人读不懂的异色。“陛下!”“来人,宣太医。”宫里,又是兵荒马乱。钟离皇后:又是想陛下驾崩的一日。万佛寺。数丈高的佛像前。青壮男子手臂粗细的香烛燃烧着。太后和永昭跪在蒲团上,双手合十。一个在为夭折的不虞公主祈福。一个在为不治身亡的谢修积德。凌乱又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大雄宝殿的威严静谧。“太后娘娘。”“殿下。”永昭嘴角溢出一抹微不可察的讥笑,不动声色道“佛祖面前,休得喧哗!”太后蹙蹙眉,睁开双眸,在永昭的搀扶下站起身来,缓缓走出大殿,远离悲悯众生的佛像,方疑惑道“何事如此惊慌?”“真真是失了体统!”宫女“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皇后娘娘请您回宫主持大局。”太后:又主持?她这把弱不禁风的老骨头能主持了什么大局!“皇帝又闹什么幺蛾子了吗?”太后对贞隆帝失望,与日俱增。“陛下他病倒了。”宫女连忙回道。太后闻言,心下一急。失望归失望,但到底是她十月怀胎诞下的儿子。她不想再体会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丧子之痛。“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从实道来!”太后一边询问,一边吩咐宫人和侍卫们收拾东西返京。“母后。”永昭忽然启唇言道,“儿臣欲与母后略谈片刻,恳请母后赐予一刻钟之闲暇,以倾听儿臣心声。”心慌不堪的太后一时间没有听出永昭的弦外之音“回京路上谈,可好?”永昭摇摇头,执拗的望着太后“儿臣只要一刻钟。”“求母后成全。”太后后知后觉的意识到不对劲“永昭……”“你和皇帝……”太后不敢再说下去。永昭“儿臣要一刻钟。”太后回望着永昭,心下蔓延开细细密密的钝疼“去哀家的禅房一叙吧。”她曾告诫永昭,皇帝继位近二十载,在至高无上权势的浸淫下,性情早已不似早年间。要一语成谶了吗?禅房。太后和永昭对面而坐。“不瞒母后,昨夜,儿臣赶赴万佛寺前杀了两人。”永昭直截了当。太后的心一紧,止不住胡思乱想。“儿臣杀了乐安!”又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太后悚然,双眸之中尽是不可置信。永昭仿佛对太后的惊愕毫无察觉,依旧平静地说道:“儿臣所杀另一人,容貌举止,无一不与驸马相仿。”“不仅仅是相貌、言谈、举止。”“乃至微笑、细微偏好、生活习惯,皆与驸马如出一辙。”“可真巧啊。”“先是高僧在儿臣面前振振有词,说那套人死魂不灭,托梦命格相合有缘人的言论。”“有缘人,是乐安。”“而后,那肖似驸马之人,就好巧不巧的出现在本宫和驸马初见之日的枫林里。”“母后,这世上到底是何人如此怜惜儿臣,煞费苦心的圆儿臣阖家欢乐,儿女双全的美梦?”“不对,或许不是美梦。”“是绵里藏针,是口蜜腹剑。”“呵。”永昭嘲讽一笑,眼神里却是无尽的缅怀和缱绻“谢修是何等人物!”“顶天立地。”“光明磊落。”“那些人怎配侮辱谢修!”“谋划这一切的人,小觑了谢修,也低估了儿臣对谢修的情意。”得嫁谢修,她是真心欢喜。须臾温情,慰藉漫长而潮湿的岁月。“只一眼,儿臣就知,这是一场针对儿臣的局。”“可,儿臣太想念谢修了。”“他重伤不治,撒手西去近十六载了。”“儿臣心想着,那肖似谢修之人总比画像更鲜活。”“看一日。”“就看一日。”“然,儿臣终是无法忍受有人替代谢修。”“哪怕是一日!”“母后,我死了夫君,上交了兵符,我的儿子年仅五岁就入佛寺清修,年年岁岁得见一面,母子分离十载还不够吗?”“是不是非要榨干我的骨血,让我去死才罢休!”“对了,忘了告诉母后,户部和兵部筹备运往北疆的粮草和御寒冬衣,足足比往年少了三成。”“今年的天,多冷啊。”“不,不是让我死才罢休,是要让谢家人死绝才罢休。”“母后是不是还不知道,灼儿在北疆已经遭遇了三次刺杀!”:()春华照灼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