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穿到北宋当权臣醉酒花间 > 第516章(第3页)

第516章(第3页)

【李纲被罢相後,太学生陈东、抚州乡贡进士欧阳澈上疏抗议,痛斥汪、黄二人误国并要求皇帝图谋复国迎回徽钦二帝。】

【赵构好不容易当上皇帝他能再把徽钦二帝接回来吗?肯定不会。别说他没本事将人接回来,就是有本事也不愿意接。】

【于是乎,陈东和欧阳澈用生命让天下人认清了新登基的皇帝是什麽人。】

【当年十月,赵构离开应天府“巡幸”江宁,由于东南动乱不断止步于江北的扬州。】

【留守东京的七旬老将宗泽一边联结河北义兵抗金一边连续二十余次上书赵构,请求皇帝返回汴京图谋恢复,但赵构始终不为所动,逃往扬州的皇帝已经开始沉迷享乐,根本不在意北方百姓过的是什麽日子。】

【宗泽此名,了解宋史的人都会记得。他一手提拔了岳飞,在赵构逃跑後收拢残余的北方势力,说服那些趁乱起兵的悍匪盗贼死守汴京,他希望赵构能趁金人未能站稳脚跟时收复中原,最终却在三呼“过河”中含恨而终。】

【呜呼哀哉元帅公,百世一人不易逢。堂堂天下想风采,心如铁石气如虹。正色立朝不顾死,半生常在谪籍中。真金百链愈不变,流水万折归必东。】【4】

长长的祭文在乐声中一段一段滚动显现,看的衆人热泪盈眶。

姚古抹了把眼泪,“不公平呜呜呜呜呜。”

神仙偏心,凭什麽和他相关的就是个战败而逃的侄子,到了宗泽这里却这麽厉害?

宗泽刚还想着未能救民于水火实在受之有愧,又感觉这话说出来向是在炫耀,于是只能保持沉默。

神仙偏不偏心他不清楚,姚古是个小心眼他非常清楚。

【赵构的苟且求和未能让金人停下南侵的脚步,金人不光索取逃到南方的三镇百姓,还替西夏索要宋朝自熙河开边以来所拓疆土。】

【若只是疆土之争赵构兴许就答应了,将自家百姓拱手让人这种事情但凡他敢干,百姓就能反给他看。】

【求和失败,皇帝没有改变思路,反而锲而不舍继续求和。金太宗不接受求和,于秋冬之际兵分三路继续南侵。】

【三路大军南侵,尤以中路军攻势最强大,直面中路军攻势的正是宗泽所在的东京留守司。宗泽去世之後,接替他位置的官员名叫杜充,此人无视宗泽聚起的各路抗金人马,甫一到任便雷厉风行的停止宗泽的北伐部署,是个和皇帝一般无二的懦夫。】

【宗泽在世时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对抗金人,等到杜充继任,原本与东京留守司约好北伐抗金的各路兵马迟迟等不到支援接连被金兵镇压,昔日被宗泽招揽的散兵游勇们也再次落草为寇。】

【杜充直接放弃宗泽苦心经营的大好局面,在金人入侵时无力抵抗又决开黄河致中原泽国千里,此举未能挡住金兵南下的步伐,却让本就千灾百难的百姓雪上加霜。】

【然後,一路逃到皇帝跟前的杜充被皇帝大加称赞,“徇国忘家,得烈丈夫之勇;临机料敌,有古名将之风”。人工制造黄河决口导致万千百姓无家可归非但没有被罚,反而一路升官加爵被任命为右相。】

【金军长驱直入势如破竹,据说消息传来时赵构正在行房,听到金兵杀来受到惊吓自此丧失生育能力,“九妹”之称便由此而来。】

【赵构吓的来不及和宰相商量,只带了五六个人便急忙披甲乘马出逃,衆人从瓜州渡江到镇江府再到平江府,一直逃到杭州才算作罢。就在赵构渡江之时金军已入扬州,追至瓜洲不及才将劫掠的财物运回北方。】

【为了求得金人宽恕,赵构派人持张邦昌与金人约和的文书赴金营再次向金人乞和。】

小赵官家磨了磨牙,“有这个决心干什麽不行,偏偏用在求和上。”

黄河决口的危害有多大皇帝能不知道?当初仁宗年间决口留下的後患他们治理了几十年才堪堪有点成效,那杜充疯了不成竟然想靠黄河决口来御敌?

疯,都疯,大家一起疯。

活该他断子绝孙!

小豆丁们暗戳戳嘀咕,“有没有可能,那个赵构在别的事情上没有求和的决心。”

“学坏容易学好难,让我天天早起念书和让我天天稳定赖床能一样吗?”

“说的很有道理,但是别说了,再说下去爹马上要严查赖床。”

“好的,我们闭嘴。”

【外患暂时缓和,不料内乱又起。】

【赵构刚到杭州还没站稳脚跟,一路护送他的苗傅和刘正彦就突然造反了。据说是逃跑时赵构的亲信将战船用来运送财宝致使数万将士失陷敌营,皇帝维护亲信对将士不管不顾,这才导致这起後院起火的兵变事件。】

【苗傅是神宗朝名臣苗授之孙,虽然被归入叛臣行列,但是看他的所作所为,如果真让他干成了历史可能又要改写。他当面斥责赵构信任宦官赏罚不公,痛骂黄潜善、汪伯彦误国,屠杀主和派官员以谢三军,逼赵构退位给皇太子,一度让赵构出居显忠寺以避锋芒。】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