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殿内焦急地来回转了几圈,忍不住又派了两名重臣到和政那里去为她授课。
朝中一些大臣原本对于武皇和李令月授意李亨立和政为皇储一事颇有微词。
只是,眼下武皇和李令月还在,他们不好明目张胆地跟两位大唐先祖对着干,他们原本还打算等着两人走了之后,再与李亨好生合计合计呢。
没想到,李亨对自家先祖的决定竟然这般支持,唯恐和政不能如武皇和李令月所预期的那般上位。
见状,这些大臣们也只好歇了那些小心思。
李亨登基那一日,武皇与李令月在参加完李亨的登基大典之后,就在众目睽睽之下,突然消失在大殿之中。
一直压在李亨头上的两座大山总算去了,叫李亨着实松了口气。
一旁身穿皇储服的和政则握紧了手中的瓷瓶,这是李令月在离去之前,特意塞入她手中的避孕丹。
提及怀孕生子之事,和政的脸上不免泛起了些许红晕。
不过,思及另一个“和政公主”最后那桩惨烈的孕事,和政也不得不承认,这瓶丹药于她而言,大有用处。
她既然肩负着祖宗们的期盼成为了皇储,往后自当以大局为重,以自身安危为重。
她膝下并非没有子女,不过此前,她从未预料到自己有朝一日会成为储君,也没有让她的孩子们接受过这方面的教育,她并不知道,她的孩子们能否担得起这重任来。
和政已经想好了,往后,她不会再生。她膝下的几个孩子中,若是有资质出众的,她便着力培养,若是她的几个孩子都不适合做帝王,她可以在宗室下一代中好生寻摸寻摸,看看有没有什么好苗子……
当然,培养继承人,对于和政而言,是日后需要考虑的事了。
眼下,她最重要的任务,是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储君,从阿耶的手中接过皇位,为大唐肃清弊政……
在穿越时空的过程中,武皇与李令月感到一阵眩晕。
当眩晕过去后,她们重新睁开双眼之时,发现她们又回到了当初她们失踪的那座县城。
只是,当时她们是前呼后拥来到此处,眼下,那些朝臣们恐怕都已经返回长安,拥立新皇登基了吧?
母女俩寻了一处隐蔽的谈话之所。
武皇问道:“距离咱们离开,过去多久了?”
她们在后世那个“大唐”待了将近两个月时间,若是在这过程中,她们自己的世界也过去了两个月,事情就有些棘手了。
两个月,足以让她的好儿子以及他们的支持者做很多事了。
李令月仔细查看了一下系统面板,而后发出了一阵小小的惊呼声。
没想到,在终结安史之乱,并且推和政上位之后,她居然收获了这么多的积分!
在回来之前,她已经利用一部分积分兑换了4:1的时间流速。
早知道她这一趟出行居然有这么丰厚的回报,她完全可以更为大胆一些,将时间流速调整成10:1。
“阿娘,我们的世界如今过去了半个月。”李令月道:“算算时间,应该刚够那些大臣们赶回长安,然后将我那两名兄长从封地召到长安。”
“也不知,我那两位兄长是已经到长安城了,还是仍在路上。”
第115章第115章
从武皇与李令月在火灾中消失开始,朝中大臣们便陷入了一场角力之中。
他们曾派出一波又一波的人在这座小小的县城中寻找武皇和李令月的踪迹,却一无所获。
那座客栈中的人,就像是凭空消失了一样。
……就如同当初李令月带着大军凭空消失那般。
一些心向武皇和李令月的大臣们隐隐觉得,武皇和李令月并未出事,只是暂时被困在了什么地方回不来。说不准,她们此时正身处仙境呢。
毕竟,他们亲眼见到李令月身上发生了太多神异之事,眼下,再添上一宗,似乎也不足为奇。
因此,当张柬之、崔玄伟等人提议尽快返回长安,拥立李显或李旦为帝时,以狄仁杰为首的一批文官,以及支持李令月的一批武将是竭力反对的。
他们坚信武皇和李令月会平安归来。
李令月身上有诸多神异之处,只要没有见到她的尸身,他们绝不肯相信她会出事。
但在遍寻武皇和李令月无果之后,另立新帝的声音终究还是占了上风。
“国不可一日无君,咱们先返回长安城中,拥立新君,而后再做打算吧。在这里干耗着,总不像那么回事儿。咱们忠心为国,便是圣人安然无恙,也怪罪不到咱们头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