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第一次见到这个人,便不喜欢,即便她们甚至没有说话。
现在两个人却还是同班同学。
很多人讲高中同学,大多默认是高二高三这两年间的人,高中三年都是一路走下来的人,少之又少。
但在许柯看来,显然是“恶魔的诅咒”。
第三者视角来看,孟非晚并不存在任何值得让人讨厌的特质——长相漂亮,学习努力,性格似乎也是不争不抢安安静静的一类。
非要说有什么,大概太过高冷。
但许柯显然不是会因为这点就去讨厌谁的人。
许柯像是察觉到了陈玥和倪随对她说的话有误解,她斟酌了一下词句,认真说:“我不是讨厌她,我只是不喜欢她。”
“这样讲是不是还有些模糊?”许柯蹙眉道。
“是的,”倪随说,“但我大概能明白你的什么意思。”
许柯欣慰,做了一个“感谢”的手势。
陈玥想了想,她大概也明白许柯是什么意思。
许柯的话有种天真的残忍。
讨厌某个人、讨厌某件事的前提是,两者产生了交集,最后的结果差强某一方的人意,所以,“讨厌”。
“不喜欢”似乎要温和一些。
但实际上,相较“讨厌”,它的成立条件更加霸道——
不需要任何交集,只在对方出现在自己视线中的时候,那个瞬间,便可以得出“我不喜欢她”的结论。
这是不讲道理的情感。
孩提时代的幼儿,往往根据这种简单,不讲道理的情感,选择某人作为自己最好的朋友,并把另外的人排除在自己的“阵营外”。
用简单的“我不喜欢她,我讨厌她,你们也不要和她一起玩”作为通知——
不喜欢和讨厌总是一起出现。
而许柯却把两者区别独立了。
她不喜欢孟非晚,而不是讨厌孟非晚,这只是她自己的事。
甚至于倪随,也是高二开学了才知道这件事。
对许柯来说,“不喜欢”是一眼定终身的,“讨厌”是需要长时间投入的,前者的伤害远低于后者。
她不喜欢孟非晚,因为只是不喜欢,所以她仅仅希望自己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和她在同一空间内的时间。
至于孟非晚是一个怎样的人,做着怎样的事,她不关心——但现在,发生了一点变化。
“天,她怎么就是文体委员了!”许柯彻底吃不进去饭了,“那学期中和学期末开会的时候,岂不是要和她坐一起了?”
一中的传统,学期中和学期末作为两场大考,结束后要开表彰大会。期中由各年级负责,学期末由校学生会统筹负责,排场地时间。
期间少不了班长,学委和文体委员坐在一起开会。
许柯眼中的光灭了。
倪随拍了拍她的肩,三分安慰七分调侃:“你现在提请辞职也来得及。”
许柯白了她一眼,陈玥本来默默看热闹,倏然,一道寒光幽怨地落在了她的脖子上——
“小月亮,犹豫就会败北,现在好了,我们仨就这么苦哈哈的做不成同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