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吾妻阿婵笔趣阁 > 100120(第22页)

100120(第22页)

章崇之放下筷子,神神秘秘自怀中摸出一张图纸递过去。

魏襄抬眸看了他一眼,长指挑开图纸,落在被圈出来的那处,挑眉望向他问:“章大人怀疑福盛钱庄有问题?”

章崇之实指点着桌上的京都巨贾图:“福盛钱庄的那位掌柜姓肖,潭州带回来的那本账册中提到的神秘大人物恰好也姓肖。这福盛钱庄乃是京中最大的钱庄,每年经此流通的金银不计其数,是销赃的绝佳场所……”

魏襄不置可否,再次看向他问:“可天底下姓肖的掌柜不计其数,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他与潭州之事有勾连?”

章崇之拍了拍桌道:“难就难在这个肖掌柜太过神秘,京中几乎鲜少有人见过他的真容,真叫人无从下手……”

言罢又朝魏襄使眼色。

魏襄指尖捏着白瓷杯转了转,放在鼻尖轻轻一嗅,朝他了然一笑。

“惠州产的浮玉春,百两银子一壶,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好酒。”

章大人眼皮抽痛,就在他满心忐忑以为今日这顿饭要生生剥下自己身上一层皮时,小伙计却体贴地告诉他公子已经结过账了。

魏襄无暇与章大人打眉眼官司,福盛钱庄的事章大人不说,他们也会去查。

只是眼下他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要做。

自从年初时查出那鸢雪的真实身份后,他们便派人一直暗中留意丽春坊那边的动静。

近日终于成功引蛇出洞,抓住了苦苦追寻多年的那条大鱼。

腊月二十四,天降大雪,群臣整衣敛容入宫朝见皇帝,君臣和睦,喜气洋洋,共同揭下了这一年最后一次大朝会的帷幕。

罢朝后,太子领着一人面见皇帝,揭开了一段尘封已久的命案。

第112章入宫陈情

那人名叫徐远舟,父亲名叫徐伯远,正是十五年前在魏皇后薨逝案后死在流放途中的太医院前院判。

明德帝早亡的那位发妻,端惠皇后魏氏生前便一直由这位徐院判负责诊治。

兴平十三年秋,宫中重阳宴后端惠皇后突然病倒,起初只是头晕、腹痛,经太医院的御医们诊治后有所好转。

谁知短短两个多月后,皇后病情急转直下,缠绵病榻不过月余便撒手人寰。

皇后生前常常腹绞痛不止,太医们查不出缘由。

宫中盛传皇后之死乃是由当年早产生下太子后留下的后遗症所致,后来甚至有流言开始传太子命格与帝后相冲,有克父克母之嫌。

为了平息事端,当时年仅十三岁的太子被迫接受那张天师的鞭笞火烤之刑,驱除那些人凭空捏造出的邪祟。

整整三日,不吃不喝,十三岁的羸弱少年最终挺了过来,哪怕最后只剩下半条命也要坚持查清楚母亲死亡真相。

后来在魏家的帮助下,在皇后死去的三个月后,在她生前用过的妆奁里发现了端倪,皇后生前所用妆粉里竟被掺入了超量的铅粉。

自前朝起世人便有在妆粉中掺入少量铅粉以达到增白肤色,掩盖肌肤瑕疵的传统,本也称得上平常。

可皇后那盒妆粉中被掺入的铅粉足有寻常女子的三倍之多,无异于直接投毒。

再结合皇后生前腹痛、头晕、恶心等症状,几乎可以断定便是铅粉渗透皮肤导致的中毒无疑。

魏家人将这些证据提交到皇帝面前,皇帝勃然大怒,责令宫正司彻查此事。

后来查出乃是皇后宫中一位名叫采儿的宫娥所为。

那采儿因与人私相传递被人检举告发到魏皇后与郭太后面前。

当着郭太后之面,皇后不得不按照宫规命人罚了她二十杖,将其逐出了坤宁宫,后来终是于心不忍悄悄命人给她治好了伤。

那宫娥伤好便一直在浣衣局当差,有一回皇后路过御花园碰见她给人送浆洗好的衣裳,见她衣衫单薄,双手生满冻疮,不由得心生怜悯,等到太后气消彻底将这等事忘却之后,暗中将人调回了宫中。

岂料这采儿竟然怀恨在心,恩将仇报,悄悄在皇后脂粉盒里下毒。

那宫娥在事发当日在浣衣局投了井,畏罪自尽了。

后来皇帝又将负责皇后脉案的徐伯远等人治了失察渎职之罪,判了抄家流放,皇后一案便就此不了了之。

紧接着徐伯远及夫人幼子都在流放的路上突发恶疾一命呜呼了,只剩下一个长子徐远舟下落不明……

这些年来,太子常年为梦魇所扰,梦中常常见到母亲死前那张被疼痛折磨得几近扭曲变形的面孔和她瘦得只剩下一把骨的身体。

无论是宫娥采儿的“畏罪自尽”,还是太医徐伯远的“突发恶疾”,他都不觉得只是偶然。

是以这些年来他从未放弃过追查母亲之死的真相。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