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静宁笑逐颜开,点头。
许活未免她走散,伸手牵住了她的手,方静宁顺势便回握。
得益于这一个多月的“练习”,两人牵手的动作极为自然,倒是小荻在后头瞧见,暗自偷笑。
方静宁与其他人约定好的地点,是平康坊和务本坊中间的一个茶楼,许活和方静宁到时,周星禾和文馨儿已经等在那儿。
两人皆戴着帷帽。
方静宁走近后,与两人打了个招呼,便道:“为了应景,我准备了几张面具。”
她说着,回身看了小荻一眼。
小荻立即打开木匣,上前一步,露出里面的面具。
面具上全都画着形似蝴蝶的纹样,样式不同,颜色也不相同。
这是特地做的,每一个皆独一无二,完全不会与其他人戴得面具有重合,也绝对不会认错。
方静宁先从里面取出一张蓝色蝶面的面具递给文馨儿,取出红色蝶面那张递给了周星禾,剩下两张面具,是给她自己和姐姐许婉然的。
恰巧许婉然和吴玉安也相携而来。
三女全都转向许婉然的方向,见她们四个竟是不约而同地皆披了许婉然送的披风,相视一笑。
许活与姐夫吴玉安寒暄时,注意到四个人这般,眼神变得温和。
他们早就约好,要两两分开,许活和方静宁,许婉然与丈夫吴玉安,文馨儿和周星禾,为了不耽误逛灯会的时间,几人并未多聊,四女直接商量着换花灯。
四人的花灯也都是自个儿画得,若论精致,方静宁、许婉然、文馨儿三人不遑多让,可若论意境,还属周星禾的花灯教人见之便心情开阔。
三人既喜欢她的花灯,也有不想周星禾自责于花灯简陋之意,便都表示想要她这个。
周星禾与她们结交,可从没有半分拘谨自卑,顺手将面具递给文馨儿,随即一人拿着三只风筝,故作烦恼道:“我也都喜欢,可惜不能雨露均沾。”
其他三人笑起来,许婉然道:“那正好,教你多把一会儿,好解馋。”
选是一定要选的,开开玩笑逗逗趣罢了。
四个人好商好量地分好花灯,就要分开,周星禾从文馨儿那取回面具。
面具在文馨儿手上转了转手,她取时是内里朝上,看不见纹样和颜色,随便拿了一张,没急着戴,捏在手里。
方静宁招呼文馨儿一声,叫她去旁边说话,“馨娘,文舅母可有跟你说过今日……?”
文馨儿面色如常地点头,平静道:“说了。”
方静宁便道:“稍后小荻引你过去,林大人戴一张昆仑奴的面具,没人瞧得见你们的脸,不必担心被认识的人瞧见说嘴,也可自在些。”
“好。”
……
其他人先行离开,周星禾和文馨儿在茶楼中寻了个稍稍有遮挡的地方,摘下帷帽,戴上面具。
那处狭窄,两人便没用婢女,彼此帮着系上了绳结,出来时,婢女们还晃了下神。
她们身量相仿,穿着相似,都戴上了帽子,又用面具遮面,实在不容易分辨。
小荻以面具认人,引着戴蓝色蝶面面具的“文家娘子”往和林牧定好的桥上去。
戴着红色蝶面面具的“周星禾”也随着一起走到桥处。
然而桥上,有两位戴着昆仑奴面具的郎君,且身姿气度皆光彩夺目,桥上桥下的路过的娘子即便看不清两人的相貌,步子也慢了。
小荻有些懵。
林大人不是戴着昆仑奴面具在桥上等着吗?怎么一个林大人变两个了?
还是其中一位郎君,看到她们,率先有礼地拱手,随即抬手向另一侧的桥下作了个“请”的姿势。
小荻瞬间了然,回身冲红色蝶面面具的“周娘子”使了个眼色,道:“娘子,我们暂且先离开一会儿。”
“周娘子”看一眼安静站在桥上的那位郎君,会意地微微点头。
小荻便示意“文家娘子”随她一起上桥。
蓝色蝶面面具下的一双眼睛露出几分不解,视线在桥上桥下来回扫了扫,忽然福至心灵,轻快地点了点头,顺从地走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