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今日谢锦,明白了秦翊的选择。太后看了一眼她的贴身嬷嬷。嬷嬷端出一个锦盒,锦盒富丽堂皇,打开之后,一副精美绝伦的手镯映入眼帘。手串上镶嵌着七色浑然天成的宝石,颗颗圆润,光彩照人。太后拿起手镯说道:“这是我们西夏的国宝,也是我母妃留给我的嫁妆。本想着等你和翊儿成婚之后在给你。来,把手伸出来。”谢锦看着太后手中的镯子,便知道这是她对自己的认可。太后看着这宝镯戴在了谢锦的手腕上,愈发的美丽,欣慰的笑了。谢锦看着太后说道:“臣女定当寻得王爷归来,还请太后保重身体,静候我二人佳音。”谢锦早已决定要去沛城寻找秦翊。此次进宫,更是为了安抚太后的情绪。太后看着谢锦,知道她的关心,点了点头。“等你们归来,哀家为你们主婚……”…………城门口摆摊的小贩一如既往的招呼着往来的行人。却看见许多衣着锦绣之人,正在话别。小贩拉了拉手中的汗巾:这离京的贵人年年后,今年怎么特别多。这一行人正是谢锦。谢锦本就带着墨韵,准备轻装简行去与烈冰回合。却在城门口遇见了前来的澄阳。“澄阳,你怎么来了。”谢锦问道。澄阳一改往日郡主的打扮,只梳了一个简单发髻,插上了一直东珠发钗。一身衣物也一改繁复的裙摆,变得轻便,适合远行。这模样,可不像是简单的送行。“谢姐姐,我和你一起去沛城。”澄阳说道。“胡闹,我去沛城是有正事。”谢锦有些生气的说道。毕竟,若是出了什么差错,她如何能与汝南王交代。“我知道,我也要和你一起去找王兄。”澄阳说道:“若是你不带着我,我就偷偷的跑,到时候,你们更是兵荒马乱。你可是答应了王兄要好好照顾我的。”澄阳使出了自己的杀手锏,讨好的拉住了谢锦的衣摆。谢锦有些为难的看着澄阳,澄阳和自己一样,都是武将之女。寻常的山匪还伤不了二人。只是?这山高路远,便是秦翊都……谢锦无法保证澄阳的安全。但是,澄阳的性子,说得出做的到。若是今日谢锦不带上她,明日在路上,谢锦就能收到汝南王八百里加急的信鸽。澄阳看着谢锦挣扎的神色说道:“我留在京里,钱谦和许承钰二人天天闹。我想出去走走,也顺便看清自己的心。”钱许两家自从沈家宴会大打出手之后,关系僵硬,谢锦是知道的。看着此时眉头紧皱的澄阳。谢锦终究还是点了点头:“我带上你可以,但是我们约法三章,这一路,你都要听我的。不准瞎跑。不准甩开我和墨韵。”“谢姐姐最好了。”澄阳撒娇的说道。谢锦看了看墨韵,把一个哨令放到了澄阳的手中:“若是我们分开,遇到任何危险,都要把这个放出来,听到没有。”澄阳看着谢锦手中的哨令,知道这定然是谢家保护谢锦的暗卫,若是遇到危险,一见到信号,便会立即前来营救。“我一定不给谢姐姐添麻烦。”澄阳乖乖的收下了召唤暗卫的信号。“走吧。”谢锦回头看了一眼京城巍峨的城楼。不论前世今生,这都是她纵使相逢却不识“小姐,行行好吧。”一个泥污的小手握住了谢锦的裙摆,停驻了一行人的脚步。谢锦转头看去,是一个六岁大的孩童,却只比自己腿肚子高上一点。蜡黄的脸蛋上只剩下一双黝黑的眼睛还有些神采。而那眼中全是对食物的渴望。谢锦看了看孩子,对着墨韵点了点头。墨韵从行囊中取去一些干粮。谢锦低头对着孩子说道:“来,拿去吃吧。”孩子看到食物之后,仿佛豹子看到了猎物,一把夺过之后便吃了起来。看着孩子跑远的身影,谢锦眼中泛起一丝苦涩。一路走来,她们已经看到了太多这样的场景。民间疾苦,再也不是书本上轻轻的四个大字。墨韵看着谢锦的神色,知道谢锦心中所想吗,开口劝慰:“小姐,这还没到沛城,都是山野散户,又逢时疫,自然会民生艰难。到了沛城,便会好些。”墨韵是暗卫营中选中的人。如营之前,也是贫苦人家的孩子,对于一路行来所见的场景,自然比谢锦和澄阳适应的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