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好事啊,咱们紧邻着关隘,怀里抱着点儿东西就整日卧不安寝,担惊受怕,还是许世子想的周到。”
顾笑舟睨她,“你倒是对他满口称赞。”
“贵族仁善,简直是稀世珍宝。”
在见到许活之前,金珠对所有的贵族和官都有偏见,见到许活之后,偏见依旧,仅排除了许活,“许世子仁善又通情达理。”
她实在善变,上一次还说贵族生来知道压榨百姓,囊括了许活。
顾笑舟微微摇头,“定襄县是仁县的第二道屏障,日后定襄县向外通商,自行修路出去不方便,仁县会是必经之路。”
他是在告诉她,许活并不是全然的好心,有利益因素。
金珠无所谓道:“这不是互惠互利吗?做生意何必计较旁人居心如何,我得好处便可。”
顾笑舟颔首,“我会默些科考用得到的书,赠予仁县县学,以作回报,礼尚往来。”
他并不喜欢依附权势,然而权势确会使他走得通顺些,县衙官吏们知晓他与仁县的县令关系好,玉苍军大将军夫人还提过他,安分了许多是事实。
顾笑舟不会傻到有资源不用,“过些时日,皇商方家会来人,我会带着本县的商户前往仁县,你……”
“我也去!”金珠抢先道,“你放不下身段讨好人家,我乐意跟许世子的夫人、姐姐搭关系,这以后可是我的人脉。”
顾笑舟一顿,“随你。”
金珠喜滋滋地道:“我得准备几样有诚意的礼物……”
……
两日后,仁县——
许活拿到了顾笑舟的回信,同时还有两本探花郎亲自编撰的科举应试的书,递给连县丞阅读。
连县丞如获至宝,连声称赞:“精辟!实在精辟!不愧是陛下钦点的探花郎!简直大才!老夫当年若有此书,也不至于将近而立才得中秀才。”
地域劣势,文风不浓,教育不平衡,确实埋没了许多人。
连县丞仍在感叹:“定襄县有顾县令,日后的童试,定襄学子必然要大放异彩了。”
许活并未因他夸赞顾笑舟而不满,认真道:“仁县县学,也该整顿了。”
连县丞情绪起伏,神色波动。
许活没着急,先安排借给定襄县的护卫出发,等到县内春耕完全结束,才又安排八个护卫下到村子里训练村民,并且由他们带领各个村子修村子到县城的路。
这几天,县城百姓也在打破习惯,他们完全没有干净整洁的意识,也并不习惯约束自己,连县丞便每日都要亲自走街串巷,监督提醒。
他在县里有威望,现在又是县城,大多百姓尊敬他,嫌麻烦也会去做。
但县里也有人极其排斥。
县学如今的先生姓李,曾经挤走了连先生,见不得其得势,心下慌其报复,偏又眼红,不敢在外头说,便日日在家中骂连先生“小人得志”、“张狂”……
他还故意不遵县衙的令,不让家里人打扫门外,也不让县学的学子们沾手洒扫和污秽,美其名曰读书人“手不释卷”,“正衣冠、行端正”……
县学向来清高,百姓皆尊而远之,从前衙役们在马庆的治下,和县学学子互不打扰。如今县城各处皆老实地打扫,唯独县学这般,衙役们不知如何处理,只得回报连县丞。
连县丞对县学如今的现状痛恨又失望,想到县令大人说要整治县学,便亲自去报给她此事。
许活挑眉,问:“连县丞对旧事可有怨恨?”
连县丞沉默片刻,花白的胡子颤抖,“如何没有……”
那些年不只是他一人的郁郁不得志,还是仁县曾经向学、志存高远的学子们的郁郁不得志,他们叹世道不公,贪官污吏当道,却无能为力,一度心如死灰。
“既是如此……”许活明示道,“毕竟先生今时不同往日,当初先生如丧家之犬被人赶走,如今先生已是县丞,官服加身,奸佞小人再不能耀武扬威,连县丞何不先独自前往,一洗往昔阴霾,重整县学之学风?”
连县丞不可避免地心潮涌动,只是,“小人得志,君子道消,若我一招得势便逞威风,岂不与小人同流,何以为师?”
许活目光尊敬,“本官仅以为,正义才是世间正道,先生秉直,所受磨难恰可以身为镜,教学子明晰谨记,妖不胜德,邪不压正。”
连先生洞明,当即道:“下官这便先行前往。”
许活颔首,“本官晚些到。”
第84章
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