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心!真他娘的舒心!直到今时今日,开创大明皇朝,且临朝十数载的朱元璋,方有一种彻底摆脱束缚的无穷快意!而这一切的改变,还得从那天的白龙鱼服,从那条小巷子说起!放眼历朝历代,论及不拘一格,识人用人之能,还得是咱,……朱元璋!若非咱慧眼识珠,一眼就看出来吴小子是个可用之才……哼哼!“倘若创建商部,臣举荐一人,定能胜任!”论及对天子的了解,放眼天下除魏国公徐达、信国公汤和等极少数的一些臣子,当属李善长无疑!本想做个顺水人情,不曾想竟被沈立本这老杂毛抢先一步!“哦?”,朱元璋浓眉一挑,明知故问道,“谁?”“臣举荐麟德殿大学士,吴忧吴显扬!”在满朝同僚怪异的目光中,沈立本掷地有声道,“国之商部,顾名思义乃经略大明之商事!”“论及富国之道,臣以为放眼整个天下,有着当世财神之美誉的吴学士,实乃经略商部的最佳人选!”话罢,沈立本用眼见余光瞄了一眼满脸错愕的李善长!哼哼,你以为只有你李善长能够洞察一切?!之前一次次让你专美于前,不过是为了读书人的颜面罢了!如今局势不同了,为了户部,为了文臣一脉的复兴,我沈立本,…何惜颜面!事实证明,沈立本这突然转向的一番骚操作,效果立竿见影!这不,如曹震等一众武将看他的眼神,明显善意了许多!以往对他这位不善持家的管家,向来是一副恨铁不成钢模样的天子,竟也难得的流露出一抹赞许之色!“对于沈卿的举荐人选,众爱卿以为如何?”这还用的着问么,您老之所以心血来潮的创建商部,不正是为吴学士量身定制的嘛!“臣等……”“臣以为沈大人的举荐人选,似有不妥!”文武群臣正待附议,在朝中堪称隐形人的太常寺卿韩胄却有不同看法!仅仅一瞬间,万众瞩目的韩胄便迎来了一众或不善、或惊诧的目光!同属文臣一脉,即便是精明如李善长,都猜不透此刻的韩胄,究竟是抽的哪门子疯!不善的目光自然是来源于在场的众多武将!你他娘的怕是脑子长在屁股上了吧?!放眼满朝上下,放眼整个天下,论及钱财一事,难不成还能有人能够与吴帅并肩?!一年到头难得引人注目的韩胄,不慌不忙的出列道,“陛下明鉴,吴学士虽具大才,却太过年轻,且缺乏独掌一部的经验!”“为稳妥起见,臣以为不妨在朝中着选一位老成持重之人担此要职,再由吴学士出任商部左侍郎一职!”只有韩胄自个儿最清楚,他虽说沾了某人的光,接替了孔希学的太常寺卿之职!但对于吴忧年纪轻轻,竟从区区一个身份卑贱的仆役,一跃成为了当朝新贵,本就有着嫉妒之心!眼看又将添掌亘古未有的商部,成为开天辟地以来第一位入主商部的堂官,他便再也按耐不住心头,…由来已久的嫉妒!“老成持重?”朱元璋浓眉一挑,面无表情的问道,“放眼奉天殿,老成持重者甚多,你指哪位?”“或者说,你认为谁能够将商部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伴随着最后的极致二字,朱元璋缓缓环顾了一圈群臣!而目光所及之处,无不垂下来头颅,暗自长叹!执掌商部容易,可正如陛下所言,能够将商部的作用发挥到极致的人选,仅一人尔!尽管明知招致天子不喜,但韩胄却难以压制此刻心头的妒忌,硬着头皮回答道!“臣力荐韩国公李善长,李公老成谋国,实乃入主商部的不二人选!”“臣坚信,李公定能将商部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我它么谢谢你!…的坚信!!!被人如此推崇,原本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但李善长的脸色,却骤然泛起了一丝羞红!他李善长是个要脸的人!这常言说得好: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他李善长倘若真有点石成金之能,此前还能让朝廷的日子,穷成那副模样么!还能叫眼下的奉天殿鸦雀无声,无一人附议么?“陛下明鉴,臣自问难担此重任!”狠狠的剐了一眼将自个儿置于尴尬之境的韩胄,李善长语重心长道,“正所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大明建国十数载,如冉冉升起的骄阳,实乃破旧立新的绝好时机!”“横扫诸夷,重开四海与万国通商如此,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也是如此!”“倘若一味的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反倒落了下乘!”一番铺垫过后,李善长直言不讳道,“自古英雄出少年,吴学士虽不过弱冠之龄,却是能文善武,智谋超群!”“其点石成金之能,更是为世人称赞,若是说普天下有人能够将商部的作用发挥到极致的话……”“除当今陛下,及太子储君外,唯吴学士一人尔!”对此,老朱父子尴尬的对视了一眼,又迅速交错开来!“咳咳,孤以为吴学士乃入主商部的不二人选!”太子开口,群臣之声瞬间汇聚成河,“太子殿下所言甚是,臣等附议!”“准奏!”一锤定音之后,朱元璋的目光再次定格在韩胄身上,貌似随口问道,“倘若咱没记错的话,韩卿今年六十有五了吧?!”此问一出,反应灵敏的大臣瞬间投来了怜悯的目光!然来不及多想的韩胄却是满脸错愕,脱口而出道,“回陛下,臣今年五十有六!”“哦……”朱元璋点了点头,不再看向韩胄,“那大概是咱记错了!”直到脱离了天子的视线,后知后觉的韩胄这才骤然醒悟过来!为求体面收场,脸色煞白的他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六十有七的李善长,而后缓缓跪倒在地!“陛下没错,是臣记错了年纪!”“臣年老体衰,难胜繁巨,还望陛下体恤下情,准臣,…回乡养老!”:()大明:开局断绝朱允炆帝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