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江山如此多娇画 > 人物介绍(第5页)

人物介绍(第5页)

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王动之所以在初见面时便作了娶宝亭的决定,必然有其道理,可是他看中了她的哪一点?容貌?宝亭初见王动时戴着面具,而且王动也不至于单纯以貌取人;钱财?王动的资产也不见得比宝大祥少到哪里;才能?或许吧,王动对宝亭的赏识是显而易见的,可仅仅因为这个吗?或许,王动所需要的是宝亭大家闺秀的气度与见识,只有一个宽宏大量、具备主妇威严而又擅长调和人际关系的女子,才能担当起王家女主人的责任。萧潇无瑕不善立威,魏柔解雨微嫌善妒,宁馨武舞骄纵褊急,玲珑双玉尚带稚气……王门诸女中,宝亭是唯一完全符合要求的人。

竹园是凤凰巢,里面任何一个女子都不简单,想把这些女子整合起来,首先要有让她们心服之处。作为竹园的当家主母,宝亭除了要符合上述的要求外,还必须显示出自己的独到之处。这独到之处,我想应该是她的商业才华。

对于竹园诸女而言,江湖越来越远了,即使是暂时还在江湖上行走的魏柔,或者经常追随王动身边的萧潇、解雨,她们出手的机会似乎也越来越少。虽然这是一种太过乐观的看法,但是江湖给她们的感觉就是这样。同时,生活水平普遍较婚前提高的她们自然将挣钱看作要务;而时下的王动也的确需要金钱来为自己铺路。那么在她们中的大多数看来,还有什么才华比商业才华更重要呢?可是自幼浸淫武学的她们却大多不擅长经商,所以长于经营的宝亭(也许还要加上擅长量入为出的无瑕)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宝亭能在竹园诸女中名至实归地占据最高位,实在不是幸致。

至于宝亭与王动间的感情,很明显地,最初不但王动的行事不带多少爱情色彩,宝亭的允婚也与爱情关系不大。在她看来,反正总要嫁人的,嫁王动也没什么不好,何况王动又于自己家有大恩。但是种种迹象表明,宝亭与王动的感情在逐渐加深,一场本该没有什么感情基础的婚姻渐渐充满了爱意,看看两人新婚之夜彼此倾诉的话语,无论谁也不会怀疑这一点。

千围步障难藏艳,百合葳蕤不锁情。这是清代名诗人黄仲则诗中对情人的描绘,宝亭虽非国色天香,自有过于人处,想来这两句诗也可称为的评了。也许正是因为她对王动倾注了全部爱意,才使她变得娇艳,这里还要用上那句名言:爱情使人美丽。

(六)双燕双飞绕画梁

在某种意义上,玲珑双玉可以说是王动最早接触的江湖人,也是王动踏入江湖的引路者,尽管她们本身没有这方面的自觉,但实际上却扮演了如此重要的角色。在王动刚接触江湖的那段时间里,玲珑的重要性甚至有过于萧潇。

王动最初的江湖知识来自玲珑姐妹。如果没有她们讲解名人录、武林茶话会以及各大门派的情况,他不知要花多久才能了解到一些江湖的情况。玲珑出自私心将他引入春水剑派的举动,奠定了王动成为江湖名人之基。这意义重大的事件,却为两个稚气未除的女孩子引发,只能说是无心插柳柳成阴了。

玲珑可以说是那个时代女性的标本:单纯、少思虑、易于钟情。她们与王动关系的发展过程完全是顺理成章的。先是酒楼上拔刀相助,接着王动加入春水剑派(我始终认为这里作者有些故意,即使说是玲珑单纯的缘故也太过了),然后是宝大祥之行,此后,她们已经基本可以说是王动的人了,洞房只是仪式而已。作一个有些无聊的假设,若当时酒楼上出手的是宫难、齐小天或者唐三藏,再有一定示好的表现,想来她们也会动心吧,毕竟她们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年轻的高手,况且相貌武功都臻于一流之境,在她们而言实在没有什么可挑剔的了。说起来这也是见识不广之故,若换了魏柔、解雨甚至武舞,无论如何不会这么简单就心有所属。

虽如此说,并不表示玲珑是随便的人,情窦初开的女子最是深情,她们既选择了王动,以后便再无间言,或许也是受当时从一而终风气影响吧。她们刚委身王动不久,无瑕与王动间便生出情爱,这一违反伦常之举在无关者看或可谓香艳,然而给母女三人带来的压力却非局外人所能体会。事情陡然被摆到台面上,受到考验的不止夫妻之义,还有母女之情,然而这件极易造成亲人反目的事最终竟以互谅收场,实在是让人始料未及。探究其因,无瑕或许还是因精神状况的问题离不开王动;玲珑承受谰言,始终无悔,就只能说是情根深种,不能自拔了。

王门诸女里,玲珑并非以干练着称。论头脑,她们行事还要王动提点;论武功,比她们强的不是一个两个;论与王动的配合度,萧潇魏柔都是上选。墨夫人将她们与无瑕一起归为“贤内助”型,而若非绝对必要,王动也不会动用这对姐妹花。她们最适合的,还是“双燕双飞绕画梁,罗帏深处郁金香”之类闲适华侈的生活,相夫教子,无忧无虑地度过一生,不管对她们还是对王动来说都是最好的,虽然说起来似乎有些藐视之感,但事实就是如此。

顺便说句题外话,其实当时最进步的情爱观也不过是“贞姬守节,侠女怜才,两者俱贤,各行其志”。虽然说江湖儿女不拘小节,但估计也只能达到玲珑所为的地步,如解雨、魏柔表达出来的感情,实在是有些近于现代人了。这不是本文的主题,不予详述。

(七)东边日出西边雨

分析一下目前王动对诸女的感情成分,倘或只将最占优势的一种提取出来,就大致可以概括为:爱魏柔、亲萧潇、昵解雨,怜无瑕,敬宝亭,护玲珑,怨苏瑾,疑孙妙,重宁馨,狎武舞。话虽如此,若要在感情上分出个轻重薄厚来,这排序工作还真是很让人为难。

事实上,王动心目中最重要的两个女孩子是谁这个问题,倒很可以争论一番;但若给同样的名额,要选出谁最有可能与王动恩断义绝,估计八成以上的读者都会选琴歌双绝。毕竟,这两人的态度太不明朗了。

苏瑾的问题几乎是伴着《江山》开始的,并且随着情节的发展越来越严重,最初是怀孕与流产,后来是李思,再后来,又被探出与武当清云清雨都有瓜葛。她是王动最不愿见到和提起的人,可是却总出现在王动的生活中,话语一次比一次更冷漠,行为一次比一次更伤人,王动明明已经被伤透了心,却始终不能将她视同陌路。苏瑾,注定是王动的心结,恐怕也注定是王动的灾星。

孙妙的问题呢,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危险性也不比苏瑾差到哪里去。所谓简单,就是说只要摆平丁聪和宗设,孙妙就不会造成任何威胁了。但丁聪会束手待毙吗?本来以他在朝中的能量和与宗设的关系,就已经是一个很可怕的敌人,何况孙妙在身份未暴露前应该已经送出了一些关于王动的资料。别的且不提,她只消把魏柔学琴一事上报,此中奥秘一旦被洞见无遗,就够王动喝一壶的。还有,根据王动的判断,孙妙曾从名家学剑,那“名家”是否就是丁聪身边的神秘侍妾?若是,可否证明她的身份并不只是线人?再者,琴歌双绝在进入秦楼前素未谋面,为何孙妙初见王动时却为苏瑾抱不平?答案还都隐藏在层层迷雾中。如果有一天能够知道,或者是丁聪已被彻底摧垮,所以秘密已不再是秘密;或者是孙妙选择了王动,随之透露了其中秘辛。

歌仙苏瑾,琴神孙妙,对于王动来说,一个是多年情侣,一朝背之而去;一个是萍水相逢,本有所图而来。无论如何,两人都是王动事业甚至生活中的危险因素,但若细加考察,两人与王动却都被一缕若隐若现的情丝连在了一起,正所谓: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苏瑾巨大、迅速而彻底的转变本就启人疑窦,而后嘉兴之会,李思提出为她赎身,她却暗示萧潇阻拦,更证明她与李思之间实有玄机。这让我不禁联想起她的流产,那个不知父亲是清云还是清雨的孩子的消失,真的是惊恐伤身所致吗?总觉得其中另有缘由。况且就说“婊子无情”,从个人条件而言,清云清雨难道就胜过王动吗?若说是为他们的地位所动,她要那些作什么?说来说去,苏瑾大概也是一枚用来结好江湖人的棋子吧?虽然下棋的人不一定就是慕容千秋,他总脱不开干系。

至于孙妙,虽然很难具体找出证据来说她已经倾心于王动,但是若仔细观察她与王动相处时的神情举止,再参之以魏柔那句“人家还记得她隐约透露过,相公是这世上最懂她琴的人了”,大概也能看出她两分心思。说起来,孙妙在秦楼的日子里,内心大概也充满了犹疑,是为主公效力,还是为爱人隐瞒?目前来看,似乎她还没有送出什么对王动而言比较重要的信息,想来是“非不能也,是不为也。”若说她什么重要消息都探不着,我是绝对不会相信的。

若从现有信息推究二女的结局,孙妙倒还有可能与王动双宿双飞,只要她别做出让王动无法原谅的事情,也别替丁聪殉葬。至于苏瑾,恐怕真的是情缘已尽了。王动有三个致命弱点:李佟的身份、竹园诸女、关于苏瑾的心结,说起来,还是最后这一项最容易作文章,因为她不在王动特别保护的范围内。若真到了双方短兵相接的时候,难保苏瑾不会变成对付王动的利器,她愿意也好,不愿意也罢,反正是无力反抗的。就说她侥幸没被利用来给王动最后一击,毕竟还有此前的一段事情。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身,不管是谁逼迫她、利用她,王动可能也了解她的苦衷,但是她呢?她还能像当年在扬州时一样面对王动吗?再想得深一些,王动就算能理解她,心里难道就全无芥蒂吗?苏瑾与王动,我想终究是一场悲剧。

(八)日边红杏倚云栽

我不喜欢宁馨,而且我一直认为,这个刁蛮的小丫头实在不适合王动。

即使抛开当时王动的处境,仅从为人来考察,宁馨也显得太骄纵了,虽然这很正常——很难指望一个从小生长在王府中、被所有人宠着惯着的小女孩能替他人着想,但从王动的角度来看,最不需要的就是这种被惯坏了的娇贵千金。平静的竹园就像一个养着金鲫的鱼池,实在没有必要在里面放进一条乌鳢。

宁馨的骄纵不仅缘于被宠惯,她心中存在着源于血统的优越感才是主因。高贵的出身不仅使她有远高于平民百姓的自尊,而且也决定了她必须维护王家的体面,不能为人作妾。唐人诗云:“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宁馨就像诗中的碧桃、红杏一样,生活在高高在上的环境中。这导致她的性格出现了偏差,比如说缺乏弹性、不善忍耐、好迁怒等等,如果在王府,这种脾气自然没有什么关系,但她要面对的可是竹园这个凤凰巢。虽说宁馨也不是寻常女子,出身王府的她熟谙世态,理论上不会轻易做出令王动大为不悦的事情,但是从高贵血统中生出的自尊心是否就那么好抑制呢?

另外,相对于竹园诸女普遍平凡的出身,宁馨的郡主身份太过耀眼了,相信无论是竹园诸女还是她自己都已经注意到这一点。虽然在王动的压制下,她同意了“约法三章”,也已经叫过魏柔和解雨“姐姐”,但这种局面估计也只能维持一时而非一世。眼下竹园与得意居一南一北,矛盾还不至于激化,可到王动功成身退之时呢?女孩子们迟早要汇集到一起的,如果竹园诸女都像解雨那样以寻常姐妹待宁馨,而宁馨又不能甘于妾室之位的话,纷争也就近在眼前了。再者,王动似乎有心等自己势力稳固后让宁馨到江南走走,若如此,更是不知道会引出什么事情来。

如果说王动只是普通的朝廷命官,娶了宁馨还没有什么大碍。跟一个骄纵的郡主做夫妻,虽然日子过得可能不那么舒心,但是一则以王动的才略,不至于连个黄毛丫头都制不住;二来就算真管不住她,也不会惹出什么大麻烦,最多闹得家反宅乱、让人说一句“夫纲不振”罢了。但是,王动的地位不容他如此轻松地看待目前的问题。他是朝廷赖以制衡江湖的执法者,他在明处暗处有一堆敌人,更重要的是,连表面上是他最大靠山的嘉靖帝都有可能抽冷子给他一刀。表面上风光无限的王动,实际上是在钢丝上跳舞,由于这舞蹈太过美妙,或许使人看不到潜在的危险,但王动心里有数,这种洒满金色阳光的日子不会太久的,已经没有工夫慢慢调节宁馨与诸女的关系了。他只能加深两人间的感情,让宁馨减少对名份的计较,同时,主尊客卑、两头并大的约定也给了宁馨一颗定心丸,毕竟在京城她是正室。然而这样做的效果如何,还有待于时间的检验。

顺便说一句,王动的三处致命伤里,有一处是与宁馨紧密相关的,就是“李佟”这个假身份。他虽然也花了许多心思来经营,但由于本就是随口报了个假名,先闯出了声名、留下了事迹,然后才将其塑造成分身,不仅难度大,而且有些漏洞是补都补不了的。王动身份侥幸没有暴露,大概是皇帝对这一身份的认可以及与宁馨的婚事暂时充当了护符,但若真要查的话,只要根据他在一品楼报出的捕快身份一路查下去,多半会露馅。如何把谎编圆了,对王动而言也是个大难题,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九)颠狂柳絮随风舞

武舞不是一个能让人一下子就喜欢上的人,至少,我到现在也没喜欢上她。

我之所以不喜欢武舞,原因很可以列那么几条,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是她太放荡。我一向认为,女孩子虽然没有必要遵守三从四德之类的清规,但是即使单就“做一个人”来说,有些事情也是至少该有个底线的。遇到王动前的武舞,明显不知道“男女关系”这条底线在哪儿。已经不能以“不事行检”来形容的武舞,刚刚出现在书中时绝对引起了我的厌恶。

然而,随着故事的发展,我似乎看到了另外一个武舞,那是一个可怜女子,一个颇有些身不由己的人。虽然我仍然不喜欢她,但是至少有了一丝同情,甚而言之,是怜悯。

一位官家小姐——虽然并非出自诗礼传家的儒门——为什么会近乎疯狂地追求肉欲?是因为世代武门不重礼法?似乎不是,且不说当时承平日久,武人轻裘缓带、雍容从事,大多不是单纯的武夫,就单以武承恩的官位而论,等闲他也丢不起这个人。那么,是与武承恩出身魔门有关系了?这倒有可能,魔门本来不甚在意这些,耳濡目染,女弟子放纵一些也正常。但是宁白儿、祖红雨、苏湖、李芦这些明摆着出自魔门的江湖人半江湖人行事都还没那么过分,要说武舞这个都指挥使千金反而受魔门思想影响更重,似乎有些说不过去。以此看来,其中必有内情。

所谓“内情”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现在还不能确知,但总跟武承恩脱不开关系。如果武家的女儿里只有武舞一个行为不端,或许还能洗脱他的嫌疑,可武柳、武月两个显然也不是什么省油灯。细想一想,武柳会天魔吟,武舞也修习过天魔销魂舞,这都不是女子一人可以修炼的武功,那么一个不大光彩的结论已经呼之欲出了。

对女孩子而言,无论她当初是怎样作出的最后决定,这件事终究是对她心灵的伤害。武舞表现出的那种肆无忌惮的放纵,与其说是天性,不如说是发泄。同时,武承恩并没有对她进行管束,也许是管也管不来,但更可能是根本没想去管。

在遇到王动前,武舞频繁地更换男伴,落得花名在外。这当然是放纵所致,但最初,她的心中或许存着“物色一个人来托付终身”的想法也未可知。如果真是这样,那么现实的确很令让武舞失望。既知命比桃花薄,自合身同柳絮轻。武舞走上单纯寻求肉欲的道路也就并非不可理解了。我们当然可以责难武舞的堕落,但是仔细寻绎之下,大概也不难体会出其本心的无奈。也正因如此,当她遇到可靠的人——王动以后,便化淫为贞,若说这是“独角龙王”的功劳,我绝对不信,所谓“龙王”,最多只能说是武舞对王动产生兴趣的契机而已。

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武舞何尝不是与它们一样,在外界的影响下身不由己地前进。然而柳絮随风,终有落地之时;桃花逐水,可期着泥之刻,武舞呢?如果没遇上王动,没遇上一个肯管束她、在意她的人,她大概会和武柳一样吧,被嫁到某个官宦家庭,然后给丈夫做几顶绿色的帽子戴戴。从这个意义来看,王动实在是拯救了武舞。而武舞,也的确没有辜负王动的一片情意。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