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格皮笑肉不笑,“我把下午的课给翘了,正想陪我女朋友一起去看场电影来着。你要不要一起来啊?都是老朋友,一起叙叙旧嘛。”
杨根本不想和这个人呼吸同一个地方的空气。
他刚想拒绝,可这时候突然有位身材姣好的褐色头发女子追到了约格后面,然后用责怪的语气说道:“阿J,我等你半天了,你停在马路中间干什么啊?”
这女人的声音一出杨脸色微微变了,他没想到他今天居然会遇到凯琳,更没想到她居然会成为约格的女朋友。
女孩一转头,也看到了杨,琥珀色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写满了吃惊。
要说清楚杨和这对男女之间的纠葛要从杨刚搬到它河市的时候说起。
那时候保罗将他那主打新型家用科技品的公司本部从加州转移到了位于美国西海岸的它河市。
杨也开始去杜拉汉姆上初中,那里是一家非常有名气的私人学校。
可虽然有名气,杜拉汉姆却只是一块垫脚石。
它河市很多家长的目标都是把孩子送进北卡兰高中。
因为北卡兰和很多老牌的美国私校一样。
只要你能进去,你也就基本上稳进了常青藤大学。
当然,并不是进了好大学的人就能成功,但绝大多成功人士都去过好大学,规律就是这样。
北卡兰自然也有非常严苛的入学标准。
首先是学生必须要有特别出色的特长,例如体育、乐器或者艺术。
其次是丰富的课外活动,包括了做社区义工、组织课外活动、参与政治活动甚至去一些极度贫困的地区去帮助当地的公益事业。
最后是成绩,优异而且一直稳定的成绩。
三项达到两项才有可能有资格被考虑进去。
当然,你还要付得起十几万美金一年的学费,还不包括学校所组织的各种活动所需要花费的费用。
当时的杨根本不可能想到自己以后会去从事什么毒品生意。
他只想一心一意地从美国的教育系统里往上攀爬,最后成为能独当一面的社会精英。
他那时就制定好了计划。
他要一边努力念书,然后一边组织同学一起在课外贩卖一些爱心T恤和马克杯之类的小物件来给它河市的贫困人口捐赠食物和衣服。
可是读书他只是一般,他觉得自己不太可能达到北卡兰的标准。
他打算在体育特长这方面下功夫,于是挑选了篮球这个运动作为他的突破口。
杨初一的时候只有一米六三的个子,身材偏瘦。
不过他那时运动天赋就已经显示出来了,反应灵敏,速度极快。
他进入了学校预备校队进行训练。
就在那时,他遇见了约格,也在那时候认识了乔治,和他成为了好朋友。
杜拉汉姆的校队分成了三组。
主校队、次校队还有预备队。
不用说,想要进北卡兰,那不仅要进主校队,而且还要打出优异的成绩来。
杨和约格一入学就开始拼命训练,目的就是为了进主校队。
那时候两个人连点头之交都算不上,只能算是知道彼此的名字。
到了初二的时候,情况就有些变化了。
杨当时不知不觉之间就在篮球队里被孤立了。
很多校队私下的活动都有意无意的忽略了杨,他还发现次校队的队长不知为何从来都不会选他上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