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箬回答:“对,版面不需要太大,因为我放的信息也不多,一句我们蛋糕店的宣传语,一个订购热线,再就是我们蛋糕店的地址。”
“其中订购热线突出表现。”她补充道。
“好啊,这两天我就帮您敲定下来。”
说着,黄苓掏出自己的一张名片,从包里拿出钢笔。
“我记下您店里的电话,事情确定后,我给您电话。”她道。
孟箬当即报出自己店里的电话号码。
黄苓利落地在名片背面记下孟箬电话,然后又指了指名片正面的电话道。
“这是我们公司的电话,有什么事都可以直接联系我。”
孟箬微微颔首,方才他们初次见面的时候,黄苓就给了她一张名片。
“没想到您是开面包店的,”黄苓收起钢笔和名片,笑着对孟箬说,“不瞒您说,我个人就很喜欢吃这些西式甜点,葡式蛋挞是我的最爱。”
“有时候,我早上的早餐就是一杯咖啡,搭配两个葡式蛋挞。”她道。
孟箬也弯了弯唇,道:“正好我的烘焙坊也卖葡式蛋挞,下次黄经理有空我店里,我请你吃。”
“那可再好不过了。”黄苓微笑道。
……
订购热线登报的事,两天时间就敲定了,因为申市这边的日报刚好有一个合适的板块空出,用来放思甜烘焙坊的订购热线正正好。
登报时间是一个月。
孟箬觉得一个月的时间也正好,她也在这一个月看看效果如何,如果效果不好她再想别的办法。
订购热线登报的翌日,就有不少人打电话询问。
他们在电话中主要是询问蛋糕价格及样式,如果顾客觉得可以,才会过来店里付钱订蛋糕。
这样一来,就大大提高了进店顾客的订购率。
思甜烘焙坊生日蛋糕的订购火热进行中,孟箬意外地发现她对面空置了许久的门面开始装修了起来。
其实,早在她当初买房的时候,她就注意对门这家门面了。
对门这家门面跟她现在买下的房子结构差不多,一楼是门面,二楼三楼是房间。
不同的是,对门的门面一直关着,门上也没贴招租的告示。
她现在的门面处于交叉路口,对门的门面自然也是一样。
交叉路口的门面不仅关着,也不招租,孟箬不由好奇。
当初她跟葛爱珍买房时候,还不由好奇多问了一嘴。
“葛大姐,这对门的门面怎么一直关着,也不招租?”
葛爱珍瞅了一眼,撇嘴道:“人家家里有厂子,哪里会把这点租金放在眼里。”
“他们家的房子一直都是这样,盖好了,就空在这,自己不住也不租。”
当时孟箬也就是好奇,随口一提,并没有多在意。
但是今天对门的门面突然就装修起来了,也不知道开的是什么店。
很快,孟箬心中的疑问就被解答,因为店内还没装修好,他们就先挂上了门头——秦氏面包房。
显然,秦氏面包房和思甜烘焙坊一样,卖面包的。
也就是说,在申市开店一个月,孟箬迎来了第一个竞争对手。
这时,门口来了两个嗑瓜子看热闹的大婶。
大婶1说:“这老秦家怎么开上面包店了?”
大婶2瞅了一眼思甜烘焙坊说:“还能为啥,眼馋人家生意好呗。”
大婶1同样瞅了眼孟箬这,继续道:“不过说来也是,他家有个面包厂,开家面包店也不算什么。”
大婶2:“老秦家有面包厂做靠山,这家无名无姓的烘焙坊怕是要遭殃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