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花一边洗菜一边应了一声,徐家郎君本来是打算让她和奶娘跟着徐家一起吃的,她们当时觉得省点钱挺好,毕竟吃住在商队和只是单纯跟随完全就是两个价钱,但看了徐家的伙食后,她们毅然选择了给商队交更多的钱。
没别的原因,徐家吃的实在是太好了,一路下来肯定超过给商队交的钱,她们心疼。
虽然徐家郎君一直说她们对他有救命之恩,但奶奶早就说了,看病的开销已经将这个恩给抵消了,后面的钱都算是她们暂时借的,等到了京城站稳脚跟,她们就要开始攒钱把徐家的债还了。
“我们囡囡叫朝阳好不好?就是早上的太阳,总是闪闪发亮的。”
阿花奶奶的文化不多,她又不喜欢温婉贤淑一类的字眼,总觉得这些字困着女子一辈子,她想了又想,从流动的溪水想到天上的云朵,最后终于想到了一个永远不会消失的东西——太阳!
太阳好啊,平日里的庄稼都离不得它,没人敢惹它生气,不然就是一场灾荒的大难,即使偶尔没在天上,过了一段时间又会重新出现,阿花奶奶实在是想不到比太阳更好的名字,她巴望着孙女就像是太阳,过着无忧无虑的好日子。
其实月亮和星星也好,但是星星的光太暗了,月亮又只有晚上才出现,人们都睡觉了,地上一点都不热闹,她觉得自家囡囡肯定不喜欢总是安安静静的。
阿花奶在朝阳和夕阳的之间犹豫了好久,最后还是选了朝阳——夕阳漂亮,但马上就天黑了,而且下落的太阳也不是什么好形容词,村里的老人就常说自己是个下了半截的太阳,黄土都埋脖子了。
早上的太阳多好,总是向上的,看着就让人喜欢。
“好啊,朝阳朝阳,听着就暖洋洋的。”
阿花是真的高兴,她叫了这个名字这么久,总算是能摆脱了。
平心而论,阿花这个名字算不上差,至少比起招娣杀妹之类的称呼要好得多,但阿花还是讨厌这个名字,因为这是原来家里老母猪的名字,她原来都是死丫头喂之类的一通乱叫。
直到娘的肚子又鼓起来,他们想给弟弟起名字的时候,才好像突然想起女儿没有名字,刚好这个时候的老母猪难产死了,于是阿花这个名字就被继承下来,在这对夫妻还活着的时候,阿花没少因为这个名字被笑和被起绰号。
“以后我们囡囡就叫朝阳了,大名越朝阳!”
越朝阳惊喜的抬眼,她竟然连姓都改了,这可真是……太棒了!
李娘子看着孙女眼中的惊喜,刚刚漫上来的后悔瞬间掐掉,反正在她儿子儿媳的眼里孙女就是泼出去的水,那改个姓也没什么关系,反正纸是一样烧的。
第253章看故事
不管是什么商队,赶路的日子都是无聊的,在生产力和思想解放之前,赶路的时候伙食也就那样,不过徐墨阳也不挑剔,主要是下饭菜安娘子早就准备了一堆,每天只要借点火就是相当不错的一餐。
徐墨阳也不觉得无聊,他现在的伤势只是处于控制阶段,离好全还有十万八千里,只要他想,一天十二个时辰能睡上十一个时辰半,剩下半个时辰洗漱进食解决生需求。
除此之外,他也不是没有打发时间的东西——最后七天活动办的轰轰烈烈,徐墨阳收集到的故事足足占了车辆的一脚。
箱子从地上一直堆到天花板上的那种。
这些故事有九成是徐墨阳没看过也没听过的,只是简单的翻看一遍都要花费不少时间,更别说徐墨阳还要抽丝剥茧从里面提取信息了。
就徐墨阳现在的睡觉时间和速度,没准都到京城了,这些书徐墨阳都没细细看完呢。
佛骨的事情进展缓慢,徐墨阳也并不着急,从佛教的势力来看,这玩意肯定不止出现在一个地方,这边可能管的比较严,但他不相信处处都严,只要被他找到了一丝缝隙,完整情报就有到手的可能性。
至于找寻方法……有钱能使鬼推磨。
每天读一会儿故事,收集一些资料,吃安娘子尽可能置办出来的主食,要上路了就往特制的车上一躺会周公,徐墨阳觉得这日子过的实在轻松,就是总觉得时间跑的飞快,转眼就到了城市中。
商队收了钱也没故意折腾人,熟门熟路的找了可靠的邸店,按男女的人数租了大铺通,说他们要在这里停留三天,就施施然的走人了,显然是将暂时跟随的这些人给散养了。
邸店包吃包住,但给的钱就那么多,店家的手艺再好也做不出花,更别说店家只有实惠的优点能够称赞,一些人不想吃这种饭菜,便自行出去觅食了。
徐墨阳也是觅食的一员,只是跟其他的商队挂件不同的是,他没睡免费提供的大铺通,而是在邸店中租了小单间,出门的时候便格外的方便,不用担心踩着一二三个人道四五六声歉。
安娘子的天赋很好,手艺很棒,但人偶尔也需要新鲜感,小摊酒楼的手艺兴许不如徐墨阳教出来的安娘子,可仔细昭昭,也不难寻到别有一番风味的美味食物。
甚至有些吃食,你在家里吃无论如何都不是那个味儿,只能从外面花钱买了,一口咬下才能说一声巴适。
就比如这芝麻胡饼。
“要一个甜的,一个咸的。”
徐墨阳看到以后直接下了订单,这芝麻胡饼的做法不是寻常的胡饼,而更像现代的烧饼,那种用中空的圆柱体开出来的,贴在圆柱内壁的那一边黄褐交杂的,咬下去直接咔嚓作响的小摊烧饼。
徐墨阳还记得现代卖这种烧饼的圆筒不止有烧饼,还有红薯鸡蛋玉米能买,刚出炉的甜烧饼一口咬下去都是滚烫的糖浆,让人一边张大嘴吸气一边以手做扇往嘴里扇风,但就是被烫成了这幅模样也没人愿意把这一口烧饼给吐出来。
“等等,用这个代替那饴糖水,我钱照给。”
见小贩要往饼里饴糖,徐墨阳赶紧递过一个小小的油纸包,小贩本来还有些不高兴,在听到钱照付的时候又恢复了微笑,手指灵活的打开油纸包,赫然是白如雪的细糖。
谁家的郎君这么阔气?
小贩惊异的看了徐墨阳好几眼才继续做饼胚,徐墨阳看着他娴熟的手法点了点头,虽然材料不太一样,但跟现代的烧饼制作方法不能说略微相似,只能说一模一样。
“咔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