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铲平西游路水墨清香免费 > 240260(第16页)

240260(第16页)

茶棚的生意慢慢做了起来,却也算不上火爆,主要是徐家的产品过于单一,条件也着实简陋,稍有些档次的人都不愿意在此处歇脚。

不过徐墨阳的本意也不是为了挣钱,他的目标本就是收集那些或真或假的故事,然后从其中得到关于佛门更多的信息。

在别人笑他傻,说他连挣钱都不会的时候,徐墨阳却巴望着来往的都是舍不得花钱的穷苦人家,能让他更多的奇闻异事,以及当地的生活习俗。

没准回头他也能写一本阅微草堂笔记呢。

徐墨阳看着正忙着烧水的阿花奶奶,看火的阿花,觉得自己有些臭不要脸。

不过他好像的确没脸,那就无所谓了。

突然转到地狱笑话频道的徐墨阳这么想到,看向背着硕大竹筐,牵着孙子的老妪小心翼翼的凑近,然后被热情的招呼。

“娘子喝茶吗?”

第三代兴致勃勃的问道,他暂时还没玩腻角色扮演的游戏,当店小二当的很起劲。

“我们没钱。”

老妪明显有些心动,但看看小孙女,还是摇摇头拒绝了,这茶水再便宜也是钱啊。

“不用钱,只要说一个我们这边没听过的故事,就能免费喝。”

少年显然习惯了这样的拒绝,非常自然的解释道,顺便在心里庆幸碰到个使用他们这边的方言的,回头说故事也不用翻译。

别看他们这地方不大,可方言的散装程度一点不差,十里不同音是基础,两个村吵吵半天没听懂对方说啥的事情更是时有发生。

徐墨阳在第一天开业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严重的问题,第二天就宣布要雇佣一些日结翻译,第三天翻译正式到岗,每天的报酬是一个杂粮饼,加免费茶水。

工钱很低,想来的人很多,主要是徐墨阳这边年龄不限性别不限职业不限身体完整度不限,只要能掌握医馆语和随机一门方言就可以求职。

这在很多不能干活的老头老太太看来,就是换了个地方晒太阳,没事说说话,一天下来还能得个饼子,简直赚翻了好吗!

而且只要耳朵灵光嘴能动就行,关键是还能车接车送,缺胳膊少腿瘫痪根本不影响,也不用担心把自己这把老骨头给走散架了。

招工的消息在徐墨阳的童谣大法下流传的飞快,老头老太太们不约而同的开始卷,你会两门方言我会三门,你要一个饼子我要半个,降薪增效玩的一套一套,让徐墨阳总算明白表妹毕业的时候为啥敢有公司敢要人贷款上班了。

人还是太多了啊!

看着已经卷出十天试岗期的一堆老人家,徐墨阳也不敢再耽搁了,对着附近的村子方言直接定下了几个会多种语言的,瞅着精神头比较好,相对年轻的老太太,还有两个曾经当过货郎的老爷子。

被选中的人欢天喜地,没选中的人垂头丧气,但他们也没争,徐墨阳真的是按本事选的人,就那陈招娣老脸都缩成山核桃了,还瘸了一条腿,不还是因为会四门方言被选上了吗。

就算人家是为了听八卦才自学村话,但也是真的努力过而且做出成效的。

要怪就怪自己以前不奋斗吧。

因为选翻译的事情就是在茶棚门口举行的,他们对以后的工作环境也有所准备,定下的翻译倒是没几个离开的,都在讨论往哪里坐能晒更久的太阳,把自己安置在哪里更能听清人说啥。

事实证明他们的口水和脑细胞没有白费,到了上班的时候,一大早往自己早早看好的地方一窝,那叫一个舒坦,就是小老太太们能跟许多姐妹叽叽喳喳,两个小老头只能挤团取暖,看着有点可怜。

“……真的不要钱?”

老妇犹豫了一会儿,还是抵挡不住免费的诱惑,声音沙哑的再次缺人,老翻译官们在她没张口的时候就瞧了过去,在说出第一句话以后又都低了头。

本地人,不需要翻译,赚不到钱。

为了激发翻译们的战斗力,徐墨阳采用的是底薪+提成的工作模式,那个杂粮饼子是每天的基础工资,要多赚钱就得靠方言故事的翻译。

有些老人家比较咸鱼,但更多的老人还是想要给自己攒些养老钱的,所以每天都巴望着有说她他会的方言的人过来喝茶。

现在已经有心思灵活的小老头小老太们去主动拉客了,专门找她他们会的方言的穷苦人家,说这边可以靠故事免费喝茶,讲得好的还送粮食,也带来了不少客源。

翻译们得到了提成,贫民得到了免费的茶水,徐墨阳得到了故事,大家都有美好的未来。

“真不要,只是故事不能是那三两句话就没了的,也不能是胡编乱造的。”

第三代跟着徐墨阳见识了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其中一项就是人能在钻空子上发挥多大的智慧,茶棚也算是开了一段时间,徐墨阳几乎每天都要堵上几个没考虑到的漏洞,甚至有那懒汉专门以钻空子为本职,每天挣了够吃饱的饼子就回家睡觉。

于是第三代就看着茶馆的规矩一点点增加,到现在不过只开业了一段时间,已经快要堪比学校的奇葩校规,甚至让人产生“这规矩是痴儿才会定的吧”的念头,而围观了一切的少年只是微笑——

每一条奇葩规矩的背后,都有一个更加奇葩的真实案例。

愚蠢的人类啊,你们只是见识太少了。

“……那我说个五溪山的山神传说成不?”

老妪还是有些警惕心的,万一这些人只是随口唬她,喝了茶又说要交钱怎么办。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