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青山伸手揽过了少女,用手指帮她梳理头。
“哎,这下是真追不上你的脚步了。”
江浣溪揉了揉眼睛,拿起手机来第一时间就继续高强度搜索许青山相关的新闻。
“诺,昨晚新闻联播的图片都被各个媒体拿去用了,你昨天真见到那位了呀?”
江浣溪眨巴眨巴眼睛,好奇地问道。
“感觉怎么样?会压力很大吗?”
“一开始有一些,后来坐下来聊起来就没感觉了,挺和蔼的,很有亲和力,而且比我想象的更懂年轻人和科学。”
许青山想到了昨天那三个多小时的谈话,笑了笑。
怎么说呢。
让人很有安全感。
“爸爸妈妈昨天晚上看到新闻以后,都有打电话过来问,外婆高兴得昨晚好晚才睡,吃饭的时候都多吃了两碗饭。”
江浣溪趴在许青山怀里,细数着昨日的欢喜。
“你看这些新闻,我感觉他们就算用上再怎么夸张的词,都显得不够份量。”
许青山侧过头去,江浣溪手机里,各路官媒,甚至娱乐媒体,都在争相报道着自己的事迹。
其中,“凯旋”这样的词,搭配上自己从飞机上踩着红毯下来的图,是传播最广的。
或许华夏很多老百姓并不清楚许青山到底做出了怎样的贡献,对于科技做出了怎样的推动,但从官方对待许青山的态度,就足以证明了他的事,是在为华夏争光的。
当然。
现在民间的闲聊里,许青山已经变成了头号热门话题。
大家对于这位前年和去年就已经掀起过多次全民话题的年轻人并不陌生,也是因为这样,大家对于他的成长度才更加叹为观止。
在街头巷尾,许青山已经成为了文曲星下凡。
稍微懂些数学的,华夏高斯,华夏欧拉,华夏牛顿的外号都已经挂上去了。
更懂数学的?
他们现在正化身说书人,到处讲解许青山究竟对数学做了什么。
这是一场狂欢的盛宴。
数学这个学科,在华夏原本就有着很高的地位,此时却再度卷起了更加宏伟的时代浪潮来。
当然。
卷的还是应试数学。
许青山拿的奖,奥数班赚的钱。
但此时此刻,所有华夏家长的心里,都在期待着,期待着自己的孩子是下一个许青山,能够光宗耀祖,族谱单开。
许青山看着社交媒体上各种新闻和民众的呼声,摇了摇头,把手机还给了江浣溪。
“热度太高了,最近我们还是少出点门吧。”
“不接受一下采访吗?”
江浣溪好奇。
“不需要,我们是做学术的,不是靠流量的,要懂急流勇退。”
许青山正说着,他的手机响了,看了一眼,是老爹许学军,他随手接通。
“喂?”
“什么?找时间回家一趟?要给我单设族谱?”
啊?来真的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