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买活虾回来放冰箱冷冻可以吗 > 11901200(第7页)

11901200(第7页)

他提到的‘反对汉番通婚’,的确是社会上也有的一种思潮,或者说一种偏见,虽然官方从没有这样说过,但主流总是认为,汉人内部通婚,才是最理想的选择。

不论男女,能在本族能结婚,并且在婚书上占据主动地位——如今有人把这种定位简称为‘婚主’——能在本族结婚,且做婚主的,那是真有本事,如果上婚,做了依附者,那也还不错,倘若要和外族人婚配,就算还是婚主,有些人心底还是嘀咕,如果是平等婚,那就简直令人有点看不起了,并且会对这样家庭中,保有的一些异域风俗指指点点。

而如果倘若一个汉人胆敢和番族成亲不说,还把婚书中的地位,写成了依附者,那可就不得了了,一旦露出端倪,简直就成了耻辱似的,周围的汉人家庭是不屑于和他往来的,哪怕婚主都会因此被人冷眼、排挤。

这样的新习俗,也不知道是何时成型的,起码官方是从未提倡过,但也不知为何,俨然就成为了大江南北的一种普遍认识。《周报》上倒是发过几篇文章,抨击过这种习俗中的偏见。

李魁芝说章叠翠也是这种思潮的拥护者,算是一个不大不小无伤大雅的攻讦,章叠翠当然不会认了,立刻瞪了李魁芝一眼,以攻代守道,“老李头,你这是把你自己心底想的,套用在我头上了吧——你的心思我还看不透么?

你这是闲出屁来,又想着打仗了,怎么,一步接着一步,这要是我们认可了你的话,接下来你想说什么?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既然大势如此,我们无法扭转,迟早都要开战,倒不如先下手为强,先把南方的四大总督区给干了?”

李魁芝被她一语揭穿了心事,也不害臊,嘿嘿一笑坦然承认了下来——会议桌四方的高层,见到他这副模样,也是都摇着头发出无奈的叹息:这都已经是知天命之年了,却还是如此热衷于战事。

荒疏政务不说,平时的一些行为,说不好听就是四处撩架,说实话,要不是如铁城、立志城的天价债务,总需要有人来承担、担保,估计城中早就有人兴出篡位夺权的心思了。

这也是没奈何的事,不是下脚料,谁来黄金地呢?在这里,要求不可能和本土那样高的。李魁芝甚至还有几分自得呢,“这不好吗?迟早有一战的,不如我们先动手,现在非洲掳掠黑奴比以前要难太多了,四大总督区也很难获得人手补充。

他们的种植园,如果不维持对黑奴的生命剥削,利润必定大大下降——也就是说,在没有补益的情况下,人手还是会持续损耗,我们都知道,在没有热兵器的情况下,缩减生存资源,进行充分竞争的话,最早死去的一定是妇女和小孩,再晚上几年,就算四大总督区被我们打散了,种植园里的妇女恐怕也没几个喽。”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流氓学了文化,如果李魁芝只是头脑简单的好战分子,那还好应付些,损就损在,这些年城主当下来,他这满口的买地官腔,也有模有样了。被他这么一说,大家甚至也觉得有点道理,都有点心动起来了,只是犹豫于战争的巨大支出,“要我们出兵的话,那不可能,没有钱了。但如果总督区内乱的话,我们这边倒也不是不能策应……”

“哎,也不说战争目的有没有功利心在,我们是占据了大义的啊,把种植园的农奴给解救出来,有什么不对的么?至于说那些女子,被解救之后会不会选择汉民婚配,那就完全是她们的自由了——不过,从本土的经验来看,尽管我们不干涉,但结果其实也是可以肯定的。”

的确,一旦能有机会利用婚姻来改善自己的处境,其实人群的选择几乎都是没有悬念的。面对把他们解救出来,并且几乎掌握了一切的统治者,想要融入最好的方式当然就是通过婚姻,大家都丝毫不怀疑,黑奴女眷绝对会更乐意选择汉民成亲,哪怕只是为了更靠近这个陌生的文明。

这也是为何北官移民中少有女子——一个是担心旅途遥远,妇孺支持不住。第二个,这些有能力把人带来黄金地的京官,多少也都有点见识,他们会知道,女子在本土要活下来太容易了,根本不必为了寻求活路到黄金地来。

愿意上进的,机会之多就不用说了,那些不上进的,哪怕就是随便找个人嫁了,也能在江南腹地,或者更次一点的地方,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吃穿用度毫无疑问会比来黄金地好得多。

猛虎尚有舐犊之情,这些北官的人心也都是肉长的,对于族中的未婚女眷,总也希望她们能发展得好,因此,几乎都是将人留在本地,很轻易地就能交托着从前的相识,给她们寻找到出路,不至于带来黄金地,占舱位不说,来了受苦还不能做活——

甚至可以这么说,倘若有些人把女眷带来了,那也不是说亲情就厚重得放不下了,或许还要考虑一种可能,那就是此人比别辈多了一点儿远虑,知道黄金地必然男多女少,把未婚女子带来,起码自家的男丁就多了一点婚配的可能:

现在,黄金地村落,各家之间的通婚,几乎都是事实上的家族换亲制,你要没有出一个女眷嫁给我们家,我们的女儿也是不可能许婚过去的。

又是一个直接违背了买地原则的现象,婚姻自由荡然无存——或者说,对于这些直接从敏朝迁徙过来的移民来说,等于是完全没建立起来这样的概念。女眷们也没有丝毫的反抗意识,认为这才是常态。

一提起这个,章叠翠就是头疼不已,心力交瘁,她觉得自己现在面临的所有问题,其实都是在为完全不是由买地造成的问题还债:黄金地的婚姻问题,其实就一个原因,世界上广泛的男多女少,而女人作为珍稀资源会本能地向高发达地区流通。

婚配难度完全是根据地区发展程度而递增的,现在,全世界最容易结婚的地方,应该就是买活军老地,而在全世界最不发达的地方,黄金地的高婚配难度注定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持续到大家把债还完,让女人的数量提高几个层级为止。这需要的时间至少是三五十年,只有等人口比例失衡的上一代纷纷老死了,整个数据结构才会好看很多。

但这个认识,对她现在的治理一点帮助都没有,但她又不得不去解决这个问题,否则黄金地的稳定就完全是奢求了,连如今的治理效果都无法保证。章叠翠敢说,自己在黄金地的这几年间,的确也是得到了飞速的成长。

且不论谢芳主任派她来,是否只因为没有别的更合适人选了,就她自己来说,是改变了不少的。她心中和‘我’相关的念头,少了很多,看问题的视角变得更大了,不再只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

章叠翠发觉,这种‘我’视角,在很多时候是决策的一种干扰,如果仅仅希望某事的发展对自己有利,那么反而难下决断,因为很多时候,事态的发展似乎和自身并无直接关系。想要考量到后续变化对自身利益的影响,那更是不可能的事情。

甚至,‘我’之利益,有时也是一个很含糊的点,‘我’的利益到底是在于丰厚的物质生活,还是更多的权力,又或者能让周围的事物向着‘我’引导的方向去发展?

如今,她已经明白过来了,一旦抛下了‘我’字,很多事似乎也都更加的分明了,在黄金地这样的一片大陆上,似乎所有人都只能活得无我,仅能在现有的局势之下,在非常有限的道路中进行挑选。黄金地的生产力,还远远没有旺盛到能滋养出‘自我’来。

这不但意味着更低的道德底线,更少的治权,更弱的影响力,也意味着更符合自然规律的社会变迁,如铁城对整片大陆的变化是完全没有引领能力的,它也正深陷于自身带来的巨大变化之中,如果说眼下是欣欣向荣、太平安乐,那也完全说明不了什么,或许,如铁城也只是在飓风的中心点享有片刻的安宁。

一旦拥有了清晰的定位,对于眼下如铁城衙门那匮乏的治权所带来的焦虑,也就随之消退了。章叠翠能更清楚地看到自我能力、衙门能力的局限,一件事拿在手里,会更清楚地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至于个人的想法,则完全无关紧要了,她干净利落地否决了李魁芝的提议,“一件事情虽然极有可能发生,但这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反过来推动它的发生——或许在等待其发生的时间点中,事情又会迎来新的转机呢?”

“什么转机,天上突然掉下来几万个女子?”

李魁芝的反问是不悦且嘲讽的,章叠翠也知道他的心思:李魁芝渴望战争,除了闲居无聊之外,还有一层利益上的考量,是希望通过对四大总督区的搜索,平一平如铁城的财政赤字,老头年岁上去了,也要为日后考虑。

他自己背了巨债倒无所谓,只要还担当着城主的职位,停留在权力中心,就没有人来追他的债。可现在,如铁城是否世袭,六姐没给准话,而李魁芝之子,并不如郑家的郑大木一样,出类拔萃,似乎成就有望比父辈更高,那他就不得不考量,如果后代离开权力中心之后,会否有被追债的可能。虽然大概率,六姐做事不会这么不厚道,但把柄留在这里,总是令人心底不安。

这其实也可以理解,可怜天下父母心么,然而于章叠翠来说,站在她眼下的位置上,不论是北官村落,还是李魁芝,她都是一般看待:无非是买地开发黄金地的筹码而已,必要的时候,都可以随意丢弃,更谈不上为了他们来使自己陷于不利的境地。

她的立场依旧非常的坚定,对李魁芝的话,犹如未闻,“同样的,我们也不会阻止它的发生。告诉柳十一,如铁城对生番的态度,是早就亮明了的,只要不侵入我们的村镇,那就互相友好,井水不犯河水。想要我们派出向导,带他们去找那些对华冷淡的生番部落,这办不到。除此之外,事先说好该给的东西,我们也会给他的。”

她的话也就说到这里为止了,至于说李魁芝听了之后,是怎么给万义做眼色,万义又会不会派一个追随着张宗子、徐侠客等大师出外丈量过地形,很熟悉附近生番部落分布的吏目,过去三家村送物资,这个章叠翠也并不打算过问。

倘若柳十一真有勇气出去招揽女村民,而这样的举动传播开来,生番部落,人口流失惨重,番民因此被触怒,联手攻打如铁城,又或者和东岸的英吉利人,南面的四大总督区联手,要把如铁城从黄金地驱逐出去……那到时候,恰好就把主谋抛出,以平民愤,不是也正好吗?

就如同她始终也没有过问三家村周围的马匪,是怎么回事一样。归根到底,如铁城是李魁芝的家底,她不过是被派来协政之人,虽然身份特殊,但章叠翠在恰当的时候,也总会突然间想起自己的‘本分’。

表面上,她的神色有几分凝重,情绪也不算太高,可回到自己的小屋中,动笔给六姐写报告时,章叠翠多少还是带了几句自己的真实心情:在这样资源紧缺的充分竞争环境中,底线会被拉得很低,可等到将来,情况缓解,资源充足起来之后,需要把底线抬高之时,可以一脚蹬掉的污点人选,也已经在培养之中了。

“竞争总是残酷的。”

在信中她写道,“资源的短缺,必然会引起战争。虽然经过多方努力,我们结束了最典型的战争形式,但它依然以各种方式继续着,收割着性命。在如今的世道上,凡是资源匮乏的地区,竞争都会变得极其赤。裸,令所有人都陷入深度的窘迫和挣扎之中。

甚至我可以这样大胆地推测,除了买地老区,那么一小片江南乐土,依然在乐享繁华之外,所有其余地区的日子也都不太好过。黄金地所面对的这些问题,和其余地区比起来已经是最为轻微最为缓和的矛盾了,那些人口更多而资源更少,受到买地崛起影响更大的国家,所陷入的混乱竞争必然是更可怕更残酷的,战争将以多种方式存在,甚至不能不去考量其衙门,为了转移内部矛盾,调整对外政策,把仇恨的矛头指向买地的可能。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