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要把他们逼急了,他们不会欺负我吗?”
冯初娘眉眼弯弯:“我们背后靠着县衙,如果他们敢对你动手,你就告诉衙役。”
虽然她们没有权力处置这些人,可官府有权力,拉到大牢里面是打还是罚,那就要依照唐律了。
“你只需要记住一点。”冯初娘伸出一根手指。
“任何事情只要是你能处理不了就找上级,一级一级的往上报,不要直接闹到李娘子面前,也不要强行做自己没本事做成的事情。”
冯初娘的声音依然温温柔柔:“李娘子负责安排所有人,我们则需要保证所有人都能听从李娘子的安排,懂吗?”
陈珠重重点了点头,她看着冯初娘,眼神满是崇拜和向往。
“我会记住冯娘子的恩情。”
冯初娘站起身,拍拍陈珠的肩膀:“要谢就谢李娘子吧,当年李娘子把这些东西教给了我,如今我又把这些东西教给了你……日后你遇到了看中的人,你也可以再把这些东西教给她。”
冯初娘走出院子,拢了拢衣袖,回头看了一眼陈珠。
孤女寡母相依为命,多像当年的她啊……
李娘子拉了她一把,给了她一个向上爬的机会,所以现在她也愿意帮陈珠一把,给陈珠一个机会。
能不能把握得住机会,就要看这个小姑娘自己的本事了。
冯初娘离开了院子,她还有许多事务要处理,年少时受过的委屈在她有能力之后一股脑都变成了野心。
干不好活李娘子可不会给她升职加薪。
橘红的落日余晖将冯初娘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李长安和颜真卿到达伊川县的第七日,洪水终于开始消退,预估三日内,洪水就能再退回河道,那被淹没的半个伊川县也会从洪水中出现。
这也代表着这场灾难到了尾声,赈灾结束了,下一个阶段就是重建。
“伊川县和汝阳县一共死伤多少人?”这是李长安最关心的问题,她坐在颜真卿书房中,等着他统计死亡人数。
颜真卿面上浮现一个极其浅淡的微笑,举起了手中的纸:“溺死者五百余人,比先前预想的人数要少了许多。”
大唐建朝百余年,洛阳发生过大大小小十几次水灾,这次的水灾规模能和开元八年那一场水灾相提并论,溺死者却比开元八年那次少了一大半。
而且这二十几年来,伊川县人口还增加了许多。
综合来看,这此赈灾成果斐然。
李长安眉开眼笑。
她记得沈初告诉她的是“溺死者千余人”,可如今却是“溺死者五百余人”,虽说落在史书上只是“千余”和“五百余”的一字之差,可放在眼前的伊川县,这是她实实在在通过她的本事救了好几百人。
和先前不一样,先前李长安改变的事情只是某一个人的命运李白提前做了翰林待诏,张九龄没有对未来失去期盼死在回乡中途,杨玉环没有当女道士而是直接成为了贵妃……这些事情都只是某一个人的命运。
可这次她改变的是一个历史事件,一个白纸黑字写在玄宗朝最重要的一节史书上的历史事件。
洛水依然泛滥了,可它却并没能发挥出它历史上应有的威力,李长安带着许多人一起改变了历史,没有溺死者千余人,只有溺死者五百余人。
她有带领大唐百姓改变历史的本事。
颜真卿又拿出一本空白奏折,研磨提笔:“臣还需向朝廷上奏伊川县灾况……公主当为首功。”
这句话颜真卿说得真心实意,他从未见过有人在洪水之后能组织起一支拥有数十艘船只和数百擅长游水的百姓进入洪区救灾,事实上大部分赈灾的官员能将逃出来的灾民安抚好,让他们不要暴·乱就已经是能臣了。
大唐建国以来百余年,发生过数十次叛乱,大部分都是天灾之后百姓活不下去干脆揭竿造反,天灾之后该如何安抚民风彪悍的大唐百姓,这一向都是让唐朝臣子十分头疼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