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场面一度陷入寂静。
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先帝已死,新帝登基未稳,且缠绵病榻。
这些都是引发今日慕容氏举旗的原因。
但最直接的原因,却是太后的刺杀,给了对方这个恰到好处的时机。
越青君闻言,不由低头:“为人子,太后犯错,未能劝诫,未能阻止,为人君,公私不分,赏罚不明,多次包庇太后,以至于今日情形,若太后有错,朕错得更多。”
原以为听到他们要他处置太后的话后,天子会大发雷霆,毕竟先前天子对太后的宽容所有人都看在眼里。
如今慕容氏显然也只是拿太后做幌子,并非当真觉得太后挟持了天子,他们却仍要天子处置太后,实在有些不近人情。
却没想到天子会说这么一番话,不仅没有怪罪,反而还将此前罪责大半归于自身。
“陛下……”在场众人心中感慨,感触颇深。
天子虽也有诸多不如人意之处,却唯有一点,从未变过,便是当真君子如兰,高洁无瑕。
“既是朕的过错,那如今也该由朕拨乱反正,弥补一二,咳咳……”越青君说着,忍不住低头咳嗽起来。
越青君将一切责任揽于自身,甚至没让臣子背上冒犯太后之名,不愧仁善之名。
等商议好平叛人选,粮草运送以及调兵事宜,越青君便适时展露出疲惫,众人便当即有眼色地告退。
待人走后,宁悬明方才上前,为说了许久话的越青君倒了杯温水。
越青君连喝三杯,才觉得嘴没那么干了。
他含笑望着宁悬明,“从前只想着若没了自己,悬明会如何难受,如今却觉得,自己才是最无法接受悬明离开的那个。”
宁悬明:“你当真要处置太后?”
越青君唇边笑意淡了淡。
他敛眉垂眸,声音有些难受,“这也是别无他法。”
“纵然我再不愿,可眼下情势不容我犹疑。”
即便太后只是慕容氏叛乱打出的幌子,他也必须对此做出一定反应。
“并非说你做的不对,只是……有些关心你的名声。”
越青君登基确实受了太后恩惠,二人从前便是嫡母与庶子,如今更是玉牒上的嫡亲母子,无论如何说,越青君若想杀太后,必然都会背上一个弑母之名,此后纵然成了一捧黄土,史书工笔也饶不了他。
越青君掩唇轻咳,“虚名而已,不如眼前事物重要。”
抬眸看着宁悬明,神色认真,语气深沉,“要我还恩,纵然将皇位相赠也不无不可。”
“可若伤的是你,便是一根头发我也不愿意。”
他握紧宁悬明的手,苍白的手背没什么血气,面露惭愧,语气却十分坚定,“悬明,有那么一刻,我心里其实是庆幸的。”
“庆幸之前没有处置太后。”
说得隐晦,但宁悬明却能明白。
慕容氏早晚要叛乱,可不同的时间,选择的时机与打出的名号必定有所不同。
此次若非有太后在前挡着,慕容氏打出的旗号说不定就要变成铲除魅惑君上的奸佞。
届时,饶是他诸多维护,只怕宁悬明也难保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