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日记
方淮曳从六月的屋子里走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小时之后了。
她的脸色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而也只有她一个人从里面走出来。
“乐群呢?”方蓉花往她身后探头,没见着乐群的身影,有些好奇。
“屋子里都成那样了,刘月姐肯定没时间?收拾,她就留下收拾一下。”方淮曳解释道。
方之翠的车还?停在院子里,方淮曳越过她们上了副驾驶后说:“先回?去再说。”
她的脸上此刻出现了几?分倦容,方之翠透过车窗看她,“那我们先上车吧。”
小小的车坐四?个人显得有些拥挤,方蓉花许久没上过这样的小车了,没忍住抱怨道:“我说你也不是没钱啊,怎么就不换了这小破车呢?换一辆好点儿的不行吗?”
“你管我,”方之翠和她呛了一句,“我就喜欢开?这车,方便又好窜。”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方蓉花:“……”
车里倒是一时半会?儿没人先张嘴问方淮曳知晓了什么,大家都挺体谅,给了她些许时间?去整理自?己所知晓的东西。
只见她指尖无?意识的摩挲着自?己侧背的包包,脑子里想起的却是乐群在她走出刘群芳的房间?时对她所说的那句话。@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你们现在能?看到的,与旧事相关的,或许都是老娭毑她们想让你们看见的。当年真实的情况是什么,我们都不知道,不是吗?”
她说得很对,甚至对过了头。
方淮曳回?想起一些事,才发现她忽略了一个关键的核心。
“方之翠,我问你个事儿。”她突然开?口打破了车内的安静。
“嗯?什么?”方之翠眼睛看着前方的路,只抽空瞧了她一眼,带着些许好奇。
“你觉得方娟萱,是怎么死的?”方淮曳轻声?问。
这句话令车后的方蓉花和方青月竖起了耳朵。
“这个我知道!吊死的啊。”方青月抢答道:“咱们不是都看见过吗?那棵香樟树上,少了个胳膊,那肯定就是方娟萱的尸体啊。”
“是,我们眼里是这样,”方淮曳点点头,“当初我还?问过你们,对村里吊死的尸体有没有线索,但?是那尸体状态太年轻了,你们推测起码得是建国之前吊死的,所以不好找。”
“从那之后,我们似乎默认,这句尸体就是吊死在上面的,也就是说,这句尸体的死因是吊死。”方淮曳说:“虽然没有弄明白香樟树和尸体为什么会?出现,但?是我们已经给死因盖章定论了,从那之后也没有再怀疑过。”
“那你现在是在怀疑吊死不是真正的死因吗?”方之翠眉心轻蹙,“为什么会?有这种怀疑?”
“我来村里,只遇见两件事,第一件,被?山神追杀,第二件,成为粤娭毑她们瞒天?过海的一环,这具尸体是在我落水之后在国道受困的时候才出现的,可?是实际上,这具尸体和山神追杀我并没有任何关系,那她的出现只有另一种可?能?,她也是粤娭毑她们瞒天?过海的一环。”
“但?是这种时候也有两种可?能?,第一,这具尸体的作?用发挥在这场葬礼中,第二,这具尸体的作?用发挥在葬礼之前。按照惯性思维,我们哪怕推论到了这一步,必然也会?认为这句尸体的作?用肯定在这场葬礼中对吧?可?是我想了很久,她除了吓唬到我,让我得到了更多的线索之外?,在别的事上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或许这是粤娭毑她们为了引我入局做出来的,可?是她和香樟树整体太灵异了,而且很显然,要让它们这样重复的出现,还?在出现的时候有实体,并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方之翠你觉得你和喆姨能?随随便便就弄出来这样的吗?如果只是为了引我入局或者故意透露线索给我,就显得太大材小用了。”
“你说得有道理,”方之翠赞同地点点头,“我把乡道边的事和喆姨说过,她也觉得这件事有些玄乎,比鬼上身,嫫母像之类的都玄乎。因为这些我们能?一眼看出来,但?香樟树和尸体却无?法看出背后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个刷新点似的,每次我们去都等在那儿。”
“对,所以我怀疑这具尸体真正发挥作?用的时候是在这场葬礼之前,或许能?追溯得更远一些,”方淮曳说着微微一顿。
听?得津津有味的方蓉花有点儿着急,追问道:“追溯到多远啊?”
“方娟萱死之后不久。”方淮曳说出了自?己的猜测。
“你的意思是,方娟萱不是吊死的,而是死了之后,有人把她的尸体吊到树上去。并且吊上树,实际上是为了给几?十年后的这场瞒天?过海做准备?”方蓉花总结了一下她的猜想,觉得有点儿不可?思议,但?多打量几?眼方淮曳认真的表情又觉得这个猜测越想越有那么点儿意思。
眼看着前面到了方之翠家,几?人也没继续在车上聊。
煤炭从屋子里摇着尾巴出来找她们,方蓉花在它脑袋上□□了两把,“哎哟,我这大宝贝,想姐姐没?”
煤炭站起来将近一米五的身高,抬爪子搭在她肩膀上,哼哼唧唧着一顿狂蹭。
方之翠走在最后,关上了院子里的大门,带着几?人进了屋子里,然后又锁好了正堂门,还?把所有的窗户都合紧,等回?过头来,方淮曳已经从自?己随身小包里把刘群芳的记事本拿出来了。
“这是刘群芳零二年到零三年的日?记,”方淮曳把东西丢桌子上,“一共十篇,跨度两年,只记了一件事。”
她翻开?第一页,开?头那两行字此刻也惊到了方之翠和方蓉花。
——方家小姨奶的女儿死了。
——方孟慈和她女儿的生辰八字被?槐姨和粤姨送来了,没有比这更合适的机会?了。
她们对村里的辈分滚瓜烂熟,两句话里出现的四?个人,她们还?都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