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江山云罗百度百科 > 第2章 君岂有私 仲子逾墙(第6页)

第2章 君岂有私 仲子逾墙(第6页)

北方的大燕近来内耗不断呈衰弱之势,至于东方的盛朝早已疲敝不堪,能存在的唯一理由不过是燕秦争锋尚未有定论而已。

梁兴翰一心励精图治振兴秦国,他不甘于万岁之后仅能得一个文帝或是宣帝的谥号,更盼望着开疆裂土甚至一统天下,高祖与太祖才是心中真正的野望。

然而新皇的开年并不利,登基三月之后川凉边界便发生暴动。

流民四处抢劫富户甚至攻击官衙,给新登基的皇帝兜头泼了一盆冷水之余,亦让龙颜大怒!

梁兴翰启大军一万前往评判,侍御史肖英韶亦在其列。

为人刚正不阿的肖英韶素有贤名,除了做好侍御史举劾非法,镇压叛乱的本职工作之外,于暴乱之地的善后安抚亦显专长。

志在天下的新皇则能容忍登基之初便有难以洗刷的污名?

肖英韶随大军进发的途中虽亦有不忿,心里却着实疑惑。

川凉交界之地多山土地贫瘠,是大秦人口最少,也最为穷困的所在。

然而历任秦皇却从未忽视,粮米等赈济物资也从未短缺过,时不时还会由朝中重臣甚至皇子押送前来,以显示对当地的重视。

那不是川南桀骜不驯犹如野人般的山民,约定俗成的国策下此地一贯宁静无事,民众日子虽清苦倒不至于过不下去,是何等缘由闹出天大的乱子?

流民组成的叛军个个瘦骨嶙峋,眼看着就要被生生饿死,怎能抵挡一万官军精锐?

王师到处,叛乱纷纷平息。

肖英韶一边查办首恶,一边安抚平民,此地的官衙再度正常运转之后秩序纷纷恢复。

然而在审问叛首之时却发现了不寻常。

叛首们几乎众口一词言道救济粮米已两年短缺,近年来不少平民已想方设法逃离此地,然而人口的减少并未让救济粮米足够当地维持生存之用,反而也逐级减少。

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才聚众向官衙请愿,换来的却是官老爷们一再推诿,终于酿成流血冲突的惨剧。

被逼的走投无路的饥民终于狗急跳墙,初时仅有几十人,然而一呼百应之下竟在短时间里聚集起饿红了眼睛,只想有一口饭吃的平民,达到六千之众。

叛军所过之处一片狼藉惨不忍睹,富户无论善恶被劫掠一空,已彻底没了王法的乱民不仅抢光了一切,还多有奸杀等惨事发生。

饿怕了的饥民已完全豁出命去,疯了般一路席卷,需知此地原本穷困,所谓富户也不过是有些存粮而已,又能当得狼吞虎咽的六千叛民吃上几日?

先皇两年前身染重病难以起身,朝政大事都交在新皇手上,待到去年殡天之后,新皇顺理成章登基。

是以近两年来奉旨运送赈济粮米的正是当朝太子梁玉宇。

肖英韶只觉背脊发凉冷汗涔涔,反复深入调查确认叛首们所言不假后在营帐里左右踱步彻夜难眠。

发生如此大事于情于理,更是为国家计理当揭发,然而作奸犯科的是太子殿下,国君的天然继承人。

太子殿下出手,其中牵涉之广难以想象,更是无法猜测圣上心中所想。

思来想去肖英韶终于下定决心将此事如实表奏圣上,此事绝不可再发生,当以此为例严惩警示后人,否则长此以往国运堪忧。

火漆密封,八百里加急的奏表送到京都,肖英韶心却始终悬在嗓子眼。

圣上年富力强,内事理政更是英明果决,希望自今日之事起大秦再无此等贪赃枉法鱼肉百姓之事。

涉及皇家之事,他也只能这么安慰自己。

京里很快来了密旨,中常侍屠冲快马加鞭亲自赶来,宣读了圣上嘉奖勉励之意后,临行前又吩咐道:“奏表所言之事事关重大,万万不可让第三人知晓。肖大人回京之后圣上自有决断!”

一脸欣慰地送走屠冲,肖英韶的脸沉了下来。

屠冲已表现得足够自然,但久经官场几次险死还生的侍御史还是从中闻到了一丝不详。

自呈上奏表时便做好了必死的决心,然而此时肖英韶心里依旧有难以平复的不忿!

不消说,自己的一举一动已被严密监视,远在京都的侍御史府恐怕更已遭禁足。

肖英韶苦笑摇头,面对皇家这个庞然大物一丝反抗之力也无。

随王师凯旋回京,等待肖英韶的不是鲜花与赞歌而是铁枷囚笼,圣旨中言之凿凿:肖英韶通敌卖国证据确凿,即时处斩,株连九族!

肖英韶坦然面向皇宫叩首,声若洪钟只希望他的鲜血能换来川凉之地日后朗朗青天。

也直到此刻他才明白,新皇的确有过人之能,隐藏在他谦逊外表之下的内心亦有难言的野望,在他统领大秦的日子里不允许有任何的污点,即便要有,也不能是英明的他与他的孩子做的。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肖英韶引颈受戮,只希望另一封比奏表更早些许送回京城的密函能保住家中一条血脉。

热门小说推荐

藏锋
他曾是少年藏锋
...
剑中仙
高慕遥剑中仙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