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轻柔的声音响起:
“将军年少,战功卓然,可谓木秀于林。
其现身于军伍之中,于帝国战事大有裨益。
然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其功高难封,朝堂之上,或为众矢之的。
虽战时为帝国砥柱,然久处朝堂,反成隐患。”
说完,郭宁妃脸上闪过一丝心疼,轻轻抓住了身旁陛下的手掌:
“陛下,您受累了。”
朱元璋轻笑一声,抓住了宁妃的手,“还是你懂朕啊。”
他转而看向前方诸多空空如也的菜碟,淡淡开口:
“朕从来都不怕骂名,朝野上下说朕狡兔死,走狗烹,朕不在意。”
“朕在意的,是一个忠心为国的贤臣,
最后却变为了朝廷的阻碍,甚至在明里暗里对抗朝廷。”
“朕一直都没有变,朕从起兵第一日起,
就曾誓以后不能再挨饿,这个目标很快便达到了。
但朕见这大好江山打成一片,生灵涂炭。
与朕以前那般,沿路乞讨,挨饿受冻的百姓不计其数。
朕的誓言变了,要让这天下百姓都不再挨饿。
后来当了皇帝,朕也在做了。
可身边的人却越来越少,不知多少老兄弟觉得。
朝廷只要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行了,
不用花大银钱去管那些百姓,让其自谋生路即可。
但,他们是臣子,朕可是皇帝啊。
他们考虑的是家事,
但朕的家,不是皇宫,而是这大明,又何尝不是家事?
诸多百姓,都是朕的子民,朕不能不管。
于是,朝廷对外动兵,对内肃反。
慢慢地,朕现。
与诸多老兄弟的关系愈疏远了,兄弟变成了君臣,朋友变成了敌人。
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此话在朕起兵时就知道,但直到做了皇帝,才真正知道此言厉害。
但不论如何,朕不会停止,
任何挡在朝廷面前的人,朕都不会留情。”
“陛下,您受累了”宁妃喃喃低语。
不知何时,她已泪流满面。
她知道,对于军伍中人来说,兄弟反目无异于子嗣夭折
而如今,有那么多的兄弟反目。
“朕不累,虽然有许多人背叛了朝廷,背叛了当初的誓言。
但无妨,大明万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