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闹市,人影憧憧。
付清秋未听清他的话,只抿唇轻笑,继续俯身看床凳上的磨喝乐,正瞧得起劲,忽地一道白影伸手挑起了一个眯眼笑的磨喝乐,画的精巧可爱,付清秋正欲买下来。
却见王恒已付钱,付清秋直起身,问:“你何时喜欢这些了?”
王恒眉眼低垂,望着她,道:“你喜欢,送你的。”
“清秋,我可以这样叫你吗。”王恒小心探问。
闻言,付清秋像是被蜂蛰了,吓得浑身一颤,忙接过王恒手上的磨喝乐。
“这不合礼数吧。”
付清秋转过身去,抬步往前走,手里摩挲着磨喝乐。
王恒心悦她,从前付清秋是不晓得的,只当他是在寺中修行的同道中人,直至尹惜将他的心思道明。
国公府送往付宅的礼品不是假的,王恒对她的喜欢也是一目了然的。
而王夫人亦没有阻止,可见国公府是满意她的,也就是说,只要有媒人说亲,他们两家便可自然而然地结为亲家。
“王郎君——”
“付二姑娘——”
两人齐齐出声,又齐齐垂首慌乱地四处张望。
“你先说。”
“你先说。”
付清秋和王恒蓦然失笑,付清秋紧握着磨喝乐,眼中倒映璀璨花灯,道:“郎君先说罢,我说的不是什么要紧事。”
灿然灯火下,王恒拱手作揖,姿态虔诚认真,忽如其来地举动唬得付清秋忙拽过他的手,往无人处去。
“你作甚?”付清秋惊疑不定。
“付二姑娘,你若愿意嫁我为妻,我明日便去请媒人下聘写婚书,付二姑娘,你,愿意吗?”他说得郑重,一字一言都珍重,付清秋知道他说的话不假。
若没有师无涯,她或许会觉得眼前这人,是能相伴一生的良人。
可世上就是有师无涯。
王恒躬身不起,他在等付清秋的答语,他与她青山寺相伴两年,春水煎茶,松花酿酒,仿佛一对山野鸳鸯,他们应当是良配。
他对付清秋动情,只有一眼,而那一眼足以定终身。
昭宁七十二年的秋雨,是他违背君子礼节,擅自离席,怕山路坎坷一路跟随。
“王郎君,言重了。”付清秋心知王恒心思,她不该心不清。
她和师无涯十二年,并非一两年可忘,但假以时日,她是能够放下师无涯的,可这对王恒不公平。
诓人骗心的事,她做不到。
付清秋深呼一口气,朱唇轻启,正欲开口。
恰此时,一抹绚丽的烟火在星夜中绽开,烟火骤响,犹如春日百花盛放。
汴京城灯火莹煌,烟火绚烂,王恒仍如方才那般,付清秋抬手扶他起身。
“再等等,王郎君,我心不静,不必等我,这些年多谢王郎君照拂。”付清秋郑重还礼。
王恒见此,忙道:“付二姑娘,此生非你不娶。”
这句话,付清秋听过,只是那人不是对她说的。
“半年为期,王郎君,到那时你若仍要娶我,就请来向我提亲,只是我性子怪,王郎君还请想清楚。”付清秋眸光莹亮,眼中漫出些许欣喜,与漫天烟火重叠。
只这一句,王恒便觉足够,心道不过半年而已。
“好,付二姑娘不要食言。”王恒心有失落,却又因她这句话稍有慰藉。
王恒知付清秋师承尹惜,而尹惜极有主见,诗词无双,想来她教出来的人也是像她的。
他愿意等她。
付清秋紧着手中的磨喝乐,眼波流转,轻声道:“王郎君,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