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氏招呼了关太太与关灵灵半日,觉得有些乏了,午饭后,正想睡个午睡。
就婆子进门传话,“三太太,老太爷请您过去说话。”
关氏好奇问,“老太爷可有说什么事?”
“奴婢不知。”婆子说着,“老太爷还传唤三老爷。”
关氏不敢耽搁,赶紧换了衣服坐车去了知樱堂。
把俩人同时叫去,只怕是三房的大事。
关氏到了知樱堂正房,苏天佑也是刚到。
“老太爷。”关氏上前见礼。
苏震岳挥挥手,示意关氏坐下。
“叫你们俩过来,是有件事要说。”苏震岳说着,神情严肃。
苏天佑道:“请父亲示下。”
“我年龄大了,圣上再有征召,我只怕难当大任。”苏震岳说着,“趁着现在天下太平,想着把爵位传承的大事办了。”
关氏明白,苏震岳这是想退休了。
以苏震岳的年龄,再出征确实辛苦,想退休回家安养天年也是人之常情。
虽然是大事,却没什么好说的,苏天佑是独子,必然是他承爵。
“我思来想去,决定把靖武侯的爵位传给老二。”苏震岳扔下重磅炸弹。
苏天佑和关氏皆是一愣。
尤其是关氏,她甚至怀疑自己耳朵出了毛病,下意识说着,“侯府的爵位传给二老爷?”
儿子孙子都有,却把爵位给侄子?
苏天佑惊讶过后,神情平淡的点点头,“二哥跟着您常年征战在外,爵位是该给他。”
靖武侯是实权武职,他是科举出身的文官,前程仕途也全在文职上,并不适合承武侯的爵位。
倒是苏天华,成年之后就跟着苏震岳,他来承武侯的爵位,最合适不过。
关氏不可思议的看着苏天佑,又看向苏震岳。
他们是在说真的吗?
把爵位传给苏天华,而不是苏天佑。
她并不在意苏天佑袭不袭爵,但要是苏天佑不承爵,苏越怎么承爵。
“老太爷,为何做如此决定?”关氏强压心头的气愤,轻声细语问着。
苏震岳道:“边关战事不断,靖武侯是要出征的,天佑是文官,领不了兵。越哥儿你也喊去读书,将来也要走文官的路子,一样领不了兵。无法领兵,就承不了爵。”
大周武将的地位相比前朝那是相当高,主要原因是四周强敌环伺。
不启用能打的武将,有亡国的风险。
这也造成了大周的武爵,两极分化严重。
一种是宁阳侯府那种,纯粹吃祖产的,跟平民比是官家,但跟实权派武职比,啥都不是。
同样的实权武职要领兵上战场,凭战绩说话。
要是苏越像苏邑那样,他还可以好好培养,再熬上几年,越过苏天佑直接把爵位给苏越。
但关氏不愿意,早早给他定了亲,送到关家去读书,根本就不让他习武。
儿子孙子都领不了兵,当不了武将,就没办法承爵。
靖武侯这个爵位是他出生入死打下来的,并没有打算留给儿孙养老。
一代之后名存实亡,想想就抠气。
“京城里领不了兵的侯爷那么多。”关氏说着,“靖武侯可世袭五代,难道还要代代都要领兵吗。三老爷是您儿子,越哥儿是您孙子,儿孙皆在膝下,您却把爵位给了侄子,外人会怎么说三老爷,怎么说越哥儿。不孝的骂名,就要扣下来了。”
苏天佑奇怪的看着关氏,对她的说词甚是不解,“这有什么好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