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史前部落单机游戏 > 第54章 制盐炼铁(第1页)

第54章 制盐炼铁(第1页)

离部落几里外的矿石采集地,在秋季阳光的照射下,石头折射着阳光,呈现出五彩斑斓的颜色。“叮~叮~”,沉重的镐敲击在盐山附近的石头上,将一块块或是石头、或是盐矿石的物质从洞里给敲下来。部落里通往盐山和煤铁矿处的道路也被修整了一遍,原本需要大半天时间才能往返一趟的距离,有了驴车和通畅的道路,只要一个小时就能到达。“快点快点,今天的驴车快到了,还差一大筐才能装满,”羽落擦了一把汗,将手中的石镐杵在地上,从旁边的水桶里舀了一大勺凉开水喝下,“再加把劲儿,装满一车就能跟着驴车回去了。”盐山取矿处,早已被部落的人挖出一个个大坑,坑底及坑壁上,都是一块块淡黄或者纯白色的盐矿石,甚至有些地方能捡到大块的纯盐块。在坑中挥舞着石锤的族人,每次敲打,都能砸下来几块拳头大小的盐矿。“上面的,网上提一下,装满了!”砸下来的盐矿在坑底铺满一层后,有人用木锹将矿石装到桶里,然后喊一声,便有人从上面递下来一个拴着绳子的木桶,装满后再提上去。留在地表的族人,将木桶中的盐矿石倒入麻袋中,然后抬到驴车上。驴车上装满后,则将装满盐矿石的袋子放在周围堆起来,等待驴车的下次到来,然后将木桶再次递给坑下的族人。轮换工作效率不算很低,每天几个小时的工作时间,每个盐坑每天大概能产出盐矿石500多斤,用于煮盐的话基本上可以煮出来350-420斤左右的盐,正好够两辆驴车的载重。而这边的盐坑,最多的时候有10个同时开采,目前只有3个在投入生产,原因就是部落里积攒的盐矿石实在太多了。部落现在制盐的办法,就是将盐矿石破碎成小块后,倒入到水桶中进行溶解,初步过滤溶液,将里面不溶于水的杂质、石子、沙土给过滤出来,然后静置;第二天,将木桶里的溶液上层给分离出来,底部沉淀的杂质再次去掉,用多层细麻布织成的网作为滤网,将溶液再次过滤一遍,如此过滤后的溶液,杂质含量就非常少了,接着,便将溶液倒入到铁锅中,在底下燃起煤炭,将水分给蒸发掉。负责煮盐的族人叫树藤,就是巫从树部落解救回来的原树部落的一员,现在树部落已经完全融入了熊部落。树藤跟张洪学会了煮盐后便一直带着几个不适合打猎的族人在此熬盐。煮盐倒是对体力方面要求不高,但张洪还是让树藤这个优秀的猎手来负责这个事情,而且参与煮盐的,多是原来树部落的这批人。还有几个小孩子,也能拉着小车,从堆放盐矿石的地方将矿石运送到水碓房,用水碓把大块的盐矿石破碎,装到一个个盆里,再运到煮盐的盐矿工坊里。盐矿工坊里面立着好几座灶台,每个灶台上放着一口直径80多厘米的铁锅。在部落里,铁锅要比陶器贵重很多,即便是熊山这些专职的铁匠,每个月能够成功浇铸出来铁锅也只有十几口,成功率太低,而且部落的铁矿现在主要用于农具的打造和工具方面,连武器在建立了武库后,也没有再新增了。几口大锅里煮着饱和度趣味饱满的盐水,树藤先是观察了一下锅中翻滚的水花,然后用木勺舀起一勺,用手指快速地在上面沾了一点,放入口中,品尝后觉得浓度差不多,便开始减少锅底的火,降低一些温度,直到锅中的水也蒸发的差不多,出现了很多白色的盐晶,就可以准备出锅。“差不多了,将柴火退出来,准备翻炒。”这个时候最为关键,要是火太大,熬出来的盐就有股糊味。用木勺快速翻炒,可以让底下的盐跟上面的盐混合,利用锅下面的余温,把盐里面的水分给烘干,这一步很是考验操作人员的手法和时。等翻炒差不多了,移除底下的火炭,待锅中的食盐温度降低之后,再将熬制好的食盐,分装到用兽皮和麻布制成的包裹中。按照这个办法煮出来的盐,品质很好,几乎不含任何杂质,洁白如雪,因为过滤了几遍的缘故,吃起来也没有太重的苦涩味道,深受族人和其他部落的喜爱,一直是熊部落对外贸易的重要物品。煮盐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大雪封山,都可以在室内完成,而且有煤矿的存在,对燃料的消耗也比较低,生产效率也高。另外,在粗盐溶液熬制前,通常都会将这些溶液倒在一个大盆里,盖上网,放在太阳底下晒上两天,蒸发掉多的水分,进一步提高盐水中的盐分含量,经过这种处理的溶液,每4斤的溶液就能熬出1斤多的盐。如果按照盐矿石和盐的产出来比较,大概就是每2斤盐矿石,就能得到1斤的盐。各个部落对盐的用量很大,包括熊部落自己,因为最近捕鱼和腌制咸肉干,熊部落每天的用盐量都在100多斤,而且还要给牲口和家禽喂一些混合了盐的饲料,盐的消耗要是让其他部落的人看到,绝对会惊掉下巴的。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燃料、卤水等材料充足的情况下,一口锅每天能产出50斤的盐,即便按照部落现在的消耗速度,也是足够的,每天还能剩下快100斤的盐。而且只要部落有需要,随时可以将几口大锅也给点燃,到时候产量翻倍,也不是什么难事。张洪没有停止囤积盐矿石,是因为等到大雪封山,外面气温都到零下三四十度的时候,就没有办法继续开采盐矿石了,所以趁着现在的时间,多囤积一些,反正冬日漫漫,每天点火熬盐就是了,给部落里的族人们也能找点事情干,也能积累点食盐,在春天的时候跟其他部落交换东西,想必那个时候,各个部落也开始缺盐了吧。“族长,巫,”树皮来到宗庙,向正在画地图的张洪他们行了一礼,“不知族长是否有空。”“嗯,你说吧,”张洪停下手中的炭笔,揉了揉手腕,炭笔在灰白色的兽皮上画起来并不轻松,“现在部落里有多少盐了?盐矿那边产量如何?煮盐有什么问题吗?”“额,现在部落每天能挖500斤左右的盐矿石出来,算上今天的,煮盐坊的旁边已经堆了几万斤的盐矿石了,现在每天还在不断增加中,”树皮从怀里掏出兽皮,指着上面的记录,“从他们走后,我就跟羽落带人去采盐矿了,这些天积累了很多。”“那里的盐矿越往下挖,盐矿石的纯度就越高,族人们发现纯净的盐块数量也比以前多出好多。还有各种工具的使用,大家去挖盐矿都很轻松,挖起来也很快。”树皮顿了顿,又掏出一块兽皮,“可是煮盐的人手一直不足,现在只有3口锅在煮着,每天大概就不到200斤的样子。”“还有就是煮出来的盐快没地方放了,是不是也可以搞个盐仓出来,或者再准备两个房间来存放。至于盐矿石,是不是可以停止开采了,毕竟现在部落里的库存很多了,每天10座水碓都在不停地敲盐矿石,盐矿粉也是很多的。”张洪坐在宗庙房间的桌子旁,手指有规律地敲击着桌面,思考了一会,“盐矿石还是要继续挖,本来就是要准备在冬天下雪后,停止挖矿的时候煮盐,现在多积攒一点,省的天冷以后还得去挖。”“还有就是煮盐,现在开工的锅不多,人数不足,没有关系,部落存盐还有很多,这段时间贸易队还没有回来,每天新生产的食盐够这段时间用了。”“另外是储存的问题,这个不用担心,熊花他们那边正加紧赶制麻袋出来,还有熊木那边,再过几天就能烧出来能装100多斤粟的罐子了,到时候多烧一些,可以用来装盐。”“好的族长。”树皮将兽皮放回怀中。盐的重要性在这个时代已经能显露出来了,陶器虽然重要,但其他部落完全可以小心一点,只要不打破,陶器的用量便不会太高。但盐不同,无论是煮饭还是漱口,或者是保存食物,都离不开食盐。更为重要的是,盐已经成为了熊部落向其他部落“出口”最多的产品了,通过贸易队的交换,一包包雪白的食盐从熊部落出发,换回一头头活着的牲口、一张张坚硬的兽皮。除了盐矿,铁矿和煤矿的情况也大致如此。“上帝把铁送至人间,在那里它为人类提供强大的力量和诸多的用途。”中国古代的春秋时期已有冶铁高炉,人们将铁矿石和木炭一层夹一层地放在炼炉中焙烧,在650度至1000度温度间,利用炭的不完全燃烧产生一氧化碳,使铁矿中的氧化铁还原成铁。因工艺所限,炉温低,铁块不能完全熔化,形成海绵状的块炼铁,也是含碳量高于2的生铁。在生铁冶炼过程中,炉温较高,铁会吸收碳、硫和磷,熔点随之降低,当含碳量达到20时,熔点降至1380度,当含碳量达到43时,熔点最低,仅1146度。因此,当炉温达到1200度时,就能使铁充分熔化,成为液态生铁,可直接注入模具中冷却成型,采用这种生铁冶炼技术,炼炉得以连续使用,降耗增效,使大量提炼铁矿石和铸造复杂铁器成为可能。部落采集到的铁矿石中铁含量其实并不算很多,属于一种赤铁矿,充其量只有40的品位,就是说十斤矿才能出产4斤铁。在原材料不给力的情况下,只能通过增加高炉的炼铁效率来提升铁的产出。“族长,”熊山赤裸着上身,将铁锤放到铁砧旁边,伸手从旁边的架子上拽过来一条麻布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水,“再给我们指点指点吧,现在炉子里的铁水还是不多。”通过熊山等人的不断改良,外加张洪的一些指导,部落里早已经将原本简易的横炉改成了两米多高的高炉,炉子中空,呈圆筒状,而在炉子中间,则是用泥土、矿渣等制成了一道布满小孔的挡板,用于放置坩埚。在高炉外面,已经摆好了十几个装满铁矿石颗粒的坩埚。铁矿石和盐矿石一样,都需要将大块的进行破碎,放到坩埚里烧的时候受热均匀,而且时间更短。这十几个坩埚,放在两个高炉中间的一个碳炉里,里面也有一些热值不高的煤炭在燃烧着,放在这里,可以将坩埚里面的铁矿石粉末给加热到八九百度的温度,然后等高炉里面的铁水倒出后,立马就可以把这些坩埚放进去,省去了大量的等待时间。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原本要产出一块长20厘米、宽和高各5厘米的铁锭,需要至少半个小时的时间;通过这种简易的预加热的办法,每个小时能够让8个坩埚产出铁水,能得到4-6块铁锭。部落高炉里面的铁水,除了浇铸成铁锭储存外,还有各种各样的模具和范本,用来制作规格一致的工具。比如镰刀、铁犁、钉子、箭头这些,都是用成型的。浇铸法需要用到模具,这些模具基本上都是用黏土制成的,现在这些黏土,都是经过千百次水碓的反复捶打,里面找不到大一点的杂质和沙土石子。制作模具的时候,先是用木头或者陶土制作出来器具的模型,然后将模型放在木框中,逐渐填充黏土,将模型覆盖一半,在模型上做好标记,等待黏土风干后,在拿另一个木框,把另外一半的模型放在里面,同样填充黏土,并在顶部预留浇铸通道。等两个模具都干了,合到一起,用泥土将结合缝给堵住后,把铁水从浇注口倒入,倒满为止,等到冷却,就能得到一个铁器的毛坯。这个毛坯还需要仔细地打磨,去掉毛刺和边边角角的地方,越是大件的毛坯,模具制作就越复杂,成功率也就越低。比如铁犁头和镰刀,这两件相比,明显镰刀就简单很多,根本不需要两个模具,只要将木质的镰刀模型放到黏土上按压一下,将铁水倒入凹槽里基本上就可以了;还有一种是对铁锭进行锻打。坩埚里面的铁水,含碳量比较高,浇铸出来的基本上属于生铁。生铁坚硬、耐磨,但是很脆,很容易就会断裂,所以不适合做斧头、刀具、长矛矛头这些,而这些器具,就需要对铁锭进行锻打,敲出里面的杂质,让其含碳量达到熟铁和生铁的中间,即钢。部落里锻打铁锭,先是用铁钳子把铁锭扔到碳炉里进行煅烧,烧红后,用夹子夹到铁砧上,用锤子反复捶打,敲成所需要的形状,然后进行淬火、再加热等步骤,最后进行开刃。炉子的外围碳炉旁,则竖立着一个风箱。在最早的时候,是没有单独的风箱的,都是用泥巴捏成一个倒扣的陶盆样式,里面用一根木棍捆上几片树皮,拉动木棍上的绳子,从而带动空气流通,提升炉温。:()史前部落生存记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