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鹫小说

秃鹫小说>史前部落中文版 > 第55章 锯子与风箱(第1页)

第55章 锯子与风箱(第1页)

在史前时代,随着锻打技艺的不断提升,部落制造出来的锯子已经能够满足分解木材、制成木板的要求,再加上凿子、刨子等木工工具的设计和使用,现在产出的木板,表面光滑,厚度也逐渐地变薄。“一二一,一二一……”在木工房,树杈和熊奇等人正拉着长锯,将一截齐腰粗的圆木给锯开,被锯下来的木头掉在地上,溅起一团灰尘。“这把锯子要比之前用的方便多了,拉起来也更省力。”“是啊,以前的锯一会儿就得歇一会,把锯齿重新给敲打一下,不然就掉齿了,”熊奇抚摸着锯子的把手,“听族长说,是因为铁里面含碳量太多了的缘故,就容易脆,一不小心就会断。”“族长总是说一些我听不懂的话,不过听起来好有道理的样子。”树杈挠挠头,从旁边的陶壶里倒了一碗温水,一口气喝完,然后又倒了一碗给熊奇,“要是让我选,我宁可把上课的时间都用来锯木头。每次考核,族长都对我们几个很生气。”熊奇接过水,“你就只想着不动脑筋的事情,族长都说了,什么知识改变部落,你们几个老师拖后腿的,每次考核都垫底,族长当然生气了。”随着张洪在部落里推行的识字课程和数学基础,现在大部分的族人掌握的文字都在1000个左右,基本上达到了日常沟通交流所需,现在部落里的人都能在黑板上写字,张洪传达的一些命令,也能很容易地被族人们接受并理解。而在识字的过程中,熊黑和熊巫两人算是学习能力最高的,毕竟之前祭祀的时候,要将一些现场情况给画下来,用文字记录跟画下来相比,更轻松,接受的程度也更高。另外就是数学的大力推广了,现在部落里的人大部分能够从1数到100,部分经常种地、放牧的族人,也会进行一些简单的加减计算。不过对于乘法或者除法,还是只有很少的人能够接受并理解,在实际生活中,用的最多的还是加法和减法。张洪规范了“度、量、衡”的标准,托这个福,熊部落对于物品的重量、面积的大小、长短、体积都有了规范,比如1斤分为10两,1米分为100厘米,1石分为10斗等等。这些度量衡的使用范围,随着贸易队的足迹,也逐渐向周围的部落扩散,各个部落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熊部落的这些标准。“唉,想想熊雨真是幸福,能跟着贸易队出去,不用被挨打。”“人家熊雨已经掌握了很多数字和计算,更别提那些文字了,你以为都跟你一样,我好几次都看到他在晚上的时候去宗庙那边点灯练字了。”“啊?这……这小子不是说跟我们一起挨揍吗?怎么能这样?”“那我就不知道了,不过他要是不学习,你觉得族长会让他带着贸易队去四处跑吗?”……锯子的使用,让木板能够被解的很薄,所做的东西也越来越实用,越来越精美。这其中,风箱给炼铁这边提供的帮助很大。北宋《武经总要》记载的“行炉”用木扇鼓风;守城时熔化铁水,向敌人泼洒,或将铁水装入土瓶内,抛向敌人。“行炉”最早可以追溯到唐玄宗李隆基的儿子唐肃宗时期——李筌着《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已有文字记载。将原本用于烧制陶器的转轮风箱进行了改进,熊部落已经升级了木箱的材料和样式:用木板、兽皮等制成的风箱,长约一米二,宽和高都是40厘米左右,尾端用木板密封起来,只留有两个圆孔用于吸气和出气,一个孔出气的时候,另外一个吸气,区别就在于这两个孔都钉了一块比孔洞大上一圈的硬皮:一个在风箱里面钉了一块兽皮,一个在风箱外面钉了一块兽皮,而且不是完全钉死,只钉几个钉子让它不会脱落;箱体里面,用两根鸡蛋粗的木棍作为推拉杆,在另一端也用木板封起来,只留两个孔让木杆推拉。往前推推杆,风箱里面的空气经压缩后通过进气口和木质管道,吹向炉子里,增加氧气含量,提高煤炭的燃烧温度;推到底后,往后拉推杆,原本出气的孔让气流推着兽皮堵住,而原本进气口的兽皮则被推开,风箱重新开始进气。如此反复,炉子里的煤炭就能充分燃烧,温度也要比之前高很多。将炼铁产出的铁锭放到炉子上烧红,用夹子夹下来,根据所需的物品尺寸,不断捶打,这是熊山等诸多铁匠都掌握的技能。锻造是个很费力气的活,基本上被选中参加铁匠的族人们,体型都比其他族人更大一些,力气也更大。相应地,这些铁匠的待遇也要更好一点,因为部落现在还是集体生活,也就是在居住和吃饭方面条件要比其他人稍微好一些,比如每餐比别人多两个鸡蛋,睡觉的房间更大一些,仅此而已。但这些待遇也让其他族人羡慕,几个半大的孩子,就经常在休息的时候,跑到铁匠铺帮忙干活。在炼铁的时候,铁矿石也需要破碎、筛选,从铁矿上采集下来的铁矿石,会用更大的水碓进行破碎,然后放到坩埚中在炉子中煅烧。,!高炉在顶部开了一个小小的观察窗,炼铁的时候,从这里看到坩埚里的铁矿石都融化了,便打开中间的炉门,几个族人用铁夹子把坩埚整个夹起来,将里面融化的铁汁倒入模具中,而坩埚里剩下的废渣和铁汁,则被趁热倒入旁边的矿渣坑,再次加入铁矿石,然后等待转炉。为了提升高炉的炼铁效率,张洪在高炉旁边还设置了一个小一点的炉子,用于将坩埚中的铁矿石进行加热,等到将高炉中的坩埚取出来,立马再将这个预热过的坩埚给转移到高炉中,这样,就省去了重新加热坩埚的时间,使高炉有了连续炼铁的作用。倒入各种模具的铁汁,等到冷却后,就被人用夹子夹起,放在铁砧上用锤子使劲地锻打去除部分模具的残渣和毛刺。因为在高炉中,有不少杂质比如碳、硫等元素,会影响铁制品的品质和硬度,所以部分铁器就需要再次进行锻打和淬火,提高铁器的质量。等到铁器锻打结束后,就需要给一些铁器开刃了。开刃一般都是选择从河道中捡来的砂岩作为磨刀石,一边浇水,一边磨制。一炉坩埚大概能产铁水5斤多一点,能够打造1把铁锹或者10把镰刀,而一些大型的铁器,无法进行锻打,只能采用铸造的方式来进行,比如犁,还有铁锅。铸造这些大型铁器的时候,往往需要几口高炉同时煅烧铁矿石,产生的铁水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浇铸到模具里,否则就会因为受热不均匀而导致铁器断裂或者分层,影响使用寿命。虽然整体的铁器质量都不是太好,但跟其他部落的石器和木头相比,差了不止一个时代。除了农具和用具,张洪也开始打造一些武器出来。不是为了对付原始人,而是为了提高狩猎的效率,减少族人的伤亡。比如箭头,就先用平整的泥板,在上面刻上整齐的箭头槽,倒入铁水后,将这些箭头槽给灌满,冷却后,从泥板上取下箭头,稍加磨制就很锋利。再比如短刀,部落的模具都是约30厘米左右,刀身笔直,一面开刃,刀背处更厚。这样铸造出来的短刀,经过磨制后,用来切割、刺,效果很好,张洪给自己打造了一把,用松木装上了木把手,用鹿皮缝制了一个刀鞘,平时就绑在自己的裤子上。“怎么样?这把刀用起来感觉如何?”张洪从熊大手中拿过刀,用麻布把表面的木屑给擦掉,顺便看看有没有裂纹或者刃口崩碎,“这些刀除了用来砍木头,切肉什么的也很锋利,哪怕突然碰到猛兽,也能有武器跟他们对抗。”“真是一把好刀啊,”熊巫恋恋不舍地把刀递给张洪,“要比之前铸造出来的镰刀或者斧头要锋利很多,重量使用起来也适中,要是早有这种刀,我们狩猎也不至于那么困难。”“是的,接下来就是让熊山他们多打造一些这种刀了,不过产量估计不高,一天只能打造出一把,好在马上要冬天了,在部落里有力气的都可以去帮忙。”铁匠铺里,炉子上熊熊的炭火将一块块铁锭烧的通红,而原本或多或少有一些烟雾的炉子,这个时候也几乎没有烟雾出现了。一开始是木炭,但制取起来效率不高,而且也麻烦,然后用煤炭,但烟雾太大,现在部落使用炼铁的煤炭,经过了炼焦处理。煤炭的炼焦,是个很复杂的过程,但在这个时代,就没有那么多讲究了,只要能降低一些有害气体的含量、稍微提升煤炭热值,就已经很不错了。熊部落的炼焦,简单粗暴,就是跟制作煤炭一样,将铁矿石堆在一起,用泥巴给密封起来,顶部只留一个小排气孔,然后在周围堆上大量的煤炭进行燃烧,一般需要燃烧2-3天,泥巴里面的煤炭才能初步完成炼焦。经过冷却后,会得到一些布满孔洞的煤,而这些煤,热值要比普通的煤炭要高一些。受限于铁矿石需要破碎和筛选,而煤矿又需要稍微处理一下,每座高炉产出的铁并不算多,每天大概在4-5炉左右,大约100斤的铁水。但对于张洪来说,这些产量也足够使用,毕竟整个部落要用到铁器的地方,最重要的就是武器和农具。对于其他部落想要交换铁器制品的请求,张洪一律没有答应,在确保自己部落的实力完全提升一个台阶之前,这些技术和产品,都只会先满足自己部落,毕竟,自己部落现在食物充足,而其他部落也没有能让张洪特别动心的东西。:()史前部落生存记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