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是相亲,要是有树林之类的,怕到时候闹出来什么不好的事儿了。
就算他从军中挑选的人,人品都还算过得去,但谁都有打眼的时候对不对?万一就有人隐藏的很深呢?对男人来说,出一次事儿,顶多是被革职没了前程,但对女人来说,那可能就是一辈子的事情了。
耿文华点头笑道:“可行,既如此,也需得制定些相亲的流程,总不能大家伙儿去了,就是你看我我看你,设置些小游戏,男人能玩儿的,女人能玩儿的,既能展现男人的能力,也能展现女子的长处。”
相亲嘛,男的看上女的,女的也要能看上男的才行。
怡亲王就笑道:“不如娘娘将这事儿交给兆佳氏?”
兆佳氏是十三福晋。
耿文华就是打着这主意呢,立马点头应了:“好,回头你和十三弟妹说一声,让她有什么想法,只管进宫来找我。”
两个人很快就定下了这事儿,头一批只五十个人。所以纺织厂那边也需要报名挑选,这个事儿交给塔纳是不太合适的,她虽然聪明,但毕竟没开窍,挑选夫婿这种事情,她再说的头头是道,也是照本宣科,过日子要总照本宣科,那是没法子过的。
所以这事儿照样是拜托给十三福晋,谁愿意去,需得报名,然后十三福晋来挑选,先从年龄上挑选,年纪大些的,比较着急的,放在头一批。
这一批里面,也是有几个寡妇的。
朝廷并不禁止寡妇再嫁,但康熙时候,有许多当地上折子给自己管辖地的妇人申请贞节牌坊,康熙也当真是批准了几个,所以在民间,其实是倾向于寡妇守节的。
但到了胤禛这会儿,有耿文华横插一手,十个请封贞洁牌坊的,有八个能被耿文华拦住。再者,天下谁不知道纺织厂是耿文华的产业地盘呢?
耿文华只要让这些寡妇露头,让她们相亲,百姓也就知道这什么意思了。
所以,这名单是必得要有几个寡妇的名字的。
事儿虽然是吩咐了下去,但耿文华得空了也还是会询问的。
三月初五,两边将人拉到法华寺后山,那边是圈定了一个范围的,不管男女,都不许走出这个范围来。人是怎么来的,等相亲之后,就需得怎么送回去。
十三福晋隔三差五就往宫里送信,五十对人里面,当场看对眼的有十二对,有愿意接触的想法的,有十六对,剩下的就是没看上对方,也没被人看上的。
但首次相亲就能有将近五分之一的成功率,这已经是很让人惊喜的数据了。
耿文华很是大方,特意让塔纳到纺织厂那边说了一下,若是她们愿意举办集体婚礼,那纺织厂这边愿意给每个人准备一套四件套作为新婚礼物。
所谓的举办集体婚礼,就是她们同一天,同一时间,集体从纺织厂嫁出去,就是将纺织厂当娘家的意思了。
十二个人,有十个愿意举办集体婚礼,剩下两个则是回娘家待嫁——像是这种的,基本上都是和家里感情深厚的。
不管愿不愿意办集体婚礼,耿文华都是很高兴的,趁机又让塔纳宣传了一波纺织村。因为这些个士兵,就算是在京城当差,但大部分的老家也并非在京城。
现下成亲了,要在京城落脚了,那就必然是需要买宅子的。内城太好的买不起,外城太远又不愿意,那纺织村很显然就是个很好的选择了。
再者,住在纺织村,自家新媳妇儿又不耽误当差赚钱,又不用担心男人不在家会被恶邻骚扰,这一举两得的好事儿啊。
于是纺织村本就没剩下多少的房子,这下子几乎是全卖完了。
接下来就该是扩地重新建造房屋了,与此同时,纺织村也和衙门提交了申请——他们需得推选一个里长出来。
有一个里长,代表的可不光是他们村庄人口增多,还代表着纺织村,要从村落,变成一个大乡镇了。
十户为一牌,十牌为一甲,十甲为一保,村里户口越多,就表示这地方也是昌盛。
衙门的事儿自有塔纳去过问,她虽说也是女眷,但毕竟是公主,对于这种掺和朝政的事儿,不管是胤禛还是百官,对于公主的容忍度,明显是高于嫔妃的。
所以外面的事儿,耿文华也多是愿意让塔纳出面。
纺织村这边在慢慢发展,弘昼也从边疆送回来一封密信——他偶然一次发现,边疆最底层的士兵用的棉被棉褥,竟是那种破烂棉絮,很是不保暖。
经过私下调查,他认为,那军营里有人私吞军需。
这可是大事儿,胤禛接到密信脸色就沉下来了,立马宣召了怡亲王进宫。
胤禛在养心殿发了大脾气,耿文华知道的时候,都已经是快晚上了。她正抱着七阿哥看书呢,绘本,弘昼和塔纳小时候都看过的,现在轮到七阿哥了。
听小太监来说养心殿那边的事儿,耿文华就摆摆手:“回头让厨房做些下火的炖汤,放些黄连,气大伤身,皇上这性子……”
怕是改不了了,康熙在的时候他还能忍一忍。现在也没人压在他头上了,他高兴就哈哈笑,生气就发脾气,谁也拦不住了。既如此,干脆先提前准备些泻火疏肝解郁的饭菜吧,也免得他将自己给气出来个好歹。
第230章第230章宫里对于赌博的人会如……
军中这事儿必然是要严查的,京城这边的军营多是怡亲王管辖,再者又是天子脚下,倒是没有此类事情,但别处距离京城比较远的地方,都有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
于是胤禛选出了钦差,命钦差巡视各处军中,检查军需军火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