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塔纳八岁了,也确实是该学着如何和别人相处了。日后她再大些,接触的人越发的多,她需得分辨什么是真心,什么是假意。
胤禛和小格格说着话,耿文华就去吩咐了知春:“午膳若是准备好,就让人给摆上来吧。”
外面嬷嬷忙去御膳房那边传话。
无论胤禛如何说,小格格就是咬死了不松口,她就要和额娘一起住。胤禛无奈败北,只好看耿文华,耿文华笑着捏一捏小格格的头发:“你若是自己住公主所,现在就能先挑一个院子。你若是等别人都住进去了,你可就没有什么挑选的余地了。”
院子总共那么多,你不选,别人就要占了。
小格格顿时有了紧迫感:“汗阿玛要让多少人进宫?”
胤禛妆模作样的思考了一下:“七八个吧。”
小格格顿时瞪大眼睛:“公主所总共也才五个院子!”公主所是北五所,听名字也知道是几个院子。当然,南三所不能听名字,南三所之所以是南三所,是因着竖着列了三排,这三列分别叫东所,中所,西所,一列各有三个院子,这才叫南三所。
去得晚了,就需得和别人同住一个院子了?那可不行,她能和额娘一起住,也能和堂姐妹一起玩儿,但是和堂姐妹一起住就算了吧。
小格格赶紧看胤禛:“我下去就去看看院子,我先选一个,然后让额娘帮我准备东西好不好?”
先占着再说,至于住不住的……另说。
第180章第180章谁敢保证绝不会遇上呢……
胤禛嘴上说的是七八个,但其实只有三个。一个是十三家的,之前已经在雍亲王府住过一段时间的,和塔纳不光是熟悉,还相处十分友好。另外两个,一个是直郡王府上的,一个是理亲王府上的。
头一个不用说,大家猜都不用猜的,但后面两个就着实是有些出乎意料了。直郡王和理亲王在康熙朝的时候,因着夺嫡的事儿被圈禁,一个圈禁在府里,一个是圈禁在郑家庄。大家原以为,这两位的一辈子也就这样了,毕竟他们曾经参与过皇位之争,想必新继位的皇帝是会提防他们的。
却没想到,新皇帝头一个想起来的,居然会是他们两个。
说新皇帝提防吧,叫进宫两个女孩子有什么用呢?也不能做人质。说新皇帝要用他们吧,还是那句话,叫进宫两个女孩子有什么用呢?
这一招就有点儿……不知所谓。
但宫外如何议论,后宫女眷是不管的。那拉氏因着忙,就将给这些小格格们安排房屋的事情交给了耿文华——耿文华之前要看账本,过了正月,就已经将账本给交回去了,现下是正闲着。再者,塔纳也是要搬去公主所的,正好,耿文华顺便就能兜揽这收拾北五所的事情。
因着答应了是塔纳先挑选,所以一早耿文华就先带了塔纳过去。其实说是挑选,但其实也并没有多少可挑选的地方,要么就是靠近御花园,要么就是靠近钟粹宫或者景阳宫,要么就是靠近乐寿堂,再或者就是边上,中间,这两种选择。
这个院子转一圈,那个院子转一圈,塔纳很快就选定了:“我要住靠近御花园这边的,出门就是园子,早起还可以万春亭这边打拳,景致也好,去永寿宫也更方便些。”
穿过御花园,就能直接往西六宫那边了,永寿宫就在西六宫。
她决定好之后,耿文华就开始着手布置,桌椅这些是不用操心的,康熙以前的公主们也是住在这边的,自有桌椅配套。不过,康熙的女儿都出嫁了,屋子里的其他摆设都已经落灰,不合用了,所以这些就需得换一换。
塔纳受耿文华影响,也更喜欢白瓷的东西。她是比耿文华对瓷器的了解更多些的,就比如说耿文华不愿意用颜色比较厚重
的,塔纳就能区分釉上彩釉下彩之类的。
区分是能区分,人的审美呢,还是很受遗传的影响的。耿文华用白瓷可能是出于各种安全健康考虑,但胤禛的审美就是素雅清淡,综合下来,塔纳还是更受胤禛影响。
另外就是这被褥,柜子,还有多宝阁摆件之类的。
娘儿俩就跟玩游戏一样,觉得这边需要放什么,伸手点一点,丫鬟就立马给记住,忙忙去内务府传话,只等着今儿说完了,明天一起规整。
也不太清楚其他小格格们的喜好,耿文华就一律按照素淡的来布置——毕竟还在康熙孝期,那可是亲祖父,所以素淡一些是没错的。谁若是有不同的喜好,回头可以自己更换。
十三家的格格先给送进宫,是十三福晋亲自送来的,是她亲生的,嫡出的,自幼也是十分得宠,又在雍亲王府住过一段时间,所以进宫了也不胆怯,给那拉氏请过安,就要去找塔纳玩儿。
那拉氏打发人叫了塔纳来,两个小姑娘顿时凑在一起嘀嘀咕咕起来。
直郡王和理亲王家的两个格格,一个是略有些寡言,从进宫到去北五所,除了必要的请安之类的话,就再没别的了。理亲王家的则是有些腼腆,被人看,也只不好意思的笑一下,也是不多话。
四个人凑在一起,就全靠塔纳和十三家的来撑起来气氛了。
但小孩子嘛,自有相处之道,这些个人进了宫,又是叫那拉氏皇额娘的,也轮不到耿文华操心,耿文华也就不如何放在心里了。
宫里的事情终于忙完,她现在是要忙纺织厂那边的事情了。
工部刘大人的图纸已经完成了一小半,基本的轮廓是有了,所以耿文华就准备让人先开始修路了,要想富先修路嘛,村庄建立起来之前先修路,也方便村子里东西运输啊。
大量的采买石灰,再收购烧过的煤渣——这会儿的煤渣可比现代的烧的干净。现代的烧完之后,还有人去捡煤渣,就是冲着没烧干净的煤炭去的。但这个年代,掏钱买的东西,必得用干净才行,谁家也不是富的能买一块儿扔一块儿的啊。
这种煤渣呢,剩下的就是烧过的黄泥了,用来铺路那是最好的东西了。将路面用这个东西填平,然后上面再来一层石灰,路面就能平坦的很,不说用十年二十年吧,至少五六年,甚至七八年是没问题的。
而且,这种路面修起来也比较简单,哪儿坏了,一瓢石灰砸进去,涂抹平就能修补好了。
说这么多……其实就是因为耿文华不知道怎么弄沥青柏油,谁不知道沥青柏油更好呢?也得有,也得能做出来是不是?
修路也需得招募工匠,耿文华就打算从现下的纺织工人的家庭里面挑选,父兄,丈夫,儿子,都可以,工钱一天按照二十文给,包一日三餐。